去年,有一家奇怪的店铺狠狠地火了一把,开业后不仅引得消费者争相体验,也在业内掀起一股旋风,好评如潮。
是一家隶属于台湾永丰余生技旗下的零售品牌。说它奇怪是因为很难用一个传统的名字来称呼它,超市?餐厅?烘焙屋?都不是。
一个店铺包含了以上的全部业态,但又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它和一般冷冰冰的超市陈列货架不同,使用大量的原木及黑铁装潢元素,并利用麻袋竹篮的堆叠布置以及色彩缤纷的插画黑板,从而营造出原汁原味、热闹滚滚的欧洲市集氛围。
甚至,green&safe在平日客流量小的时候会提供现场烘焙等烹饪课程。关于美食的愉悦体验,这里都有!
以绿色健康和安全食材为经营诉求
>>传递顾客信息:产品安全放心
店内出售的品类不多但会定期更换,
每一种都经过严选与把关
>>激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认同
品类以家庭饮食和餐桌上常见食材为主
>>聚焦产品
空间宽敞,以木色和原材质质感呈现
>>与品牌印象相辅
展架变化多元陈列,
小主题性精心陈列搭配
>>减少消费者过多的选购时间
顾客体验区由大厨亲自烹调新鲜食物
>>家庭食材也能煮出五星级餐点
下午客流少时提供烹饪教学
>>增加营业收入打响知名度
线上线下结合
>>体验感增强,加大品牌认同
餐厅与厨房设计与卖场空间融入
>>提供休息下午茶,延长晚上客户停留时间
看完green & safe 的例子,你应该大致明白什么是
与传统的单一空间呈现单一业态不同,它不仅仅是多种商业业态的拼接组合,更要遵循服务延伸的内在逻辑,用一整套全新的运营模式串联起来,共同形成一个新型的多功能的复合式空间。它不是简单的业态叠加,而是通过搭配、重组、延伸、碰撞,产生奇妙、令人惊喜的空间体验,实现1+1>2的效果。
现实背景是,人们对商业空间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变化。消费者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越来越转变为享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消费;消费者对空间的需求也逐渐升级,更加偏爱个性多样、优质服务、身心休闲、富有体验感的空间场所。
消费数据调查也证明:复合式商业空间对年轻消费群体更有吸引力。
功能复合型店铺消费者年龄分布
结论:18-40岁的青年为主要的消费群体
功能复合型店铺对不同年龄层消费吸引力调查
结论:18-40岁的青年消费群体更容易被吸引。
不同消费者购物目的明确调查
结论:女性消费群体消费目的性较低,更愿意去复合型店铺消费。
要想抢占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有着巨大潜力的女性消费市场,复合式商业空间注定会火。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打造一个成功的复合式商业空间?如何才能延长消费者在店的消费时间,并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的销售额?
合理规划
>>能够在一起组合经营的一定是互相有包容性的,因此在空间布置上应该巧妙融合,动线上应该合理布置,流畅不生硬。
注重客户体验
>>物质生活提升以后,人们越来越注重体验的舒适性。过去的商品化时代靠价格和促销取胜的办法开始行不通,如今,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购物环境是第一步,为了营造顾客良好的体验感,应该全方位关注他们的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
主次关系要分明
>>在复合商业空间中,店铺内需要有个主推的商品保证盈利,其他的附加商品应做到辅助主业提升业绩的作用。
保障空间的自由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商业服务质量和环境氛围,在这里,导购员只是起到了引导的基础作用,而不过度干涉顾客消费。重要的是保障空间环境自由,使消费者在精神上更加舒适放松。
结合线上线下优势
>>网购的浪潮还在持续,o2o的商业模式被更多的企业运用,绝对不能放弃网上庞大的消费人群。
商业空间和文化艺术的结合
>>单一的结合模式势必产生审美疲劳,如果商业和艺术相结合,可以提升商品的艺术品味,店面的风格会更高级,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也会被发掘出来。
经营模式品类单一、无差异化
>>目前大部分店铺的组合模式单一,基本上是简单地复制零售店+咖啡店的模式。
衔接生硬、不合理
>>由于复合型店铺成为热潮,导致很多商家盲目追赶,出现了很多衔接生硬的复合式店铺。店内的多种商品并不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仅仅是一家店铺售卖多种商品而已,这样的店铺既缺乏特色也没有重点。
运营模式没改变
>>复合式商业空间强调新的购物与消费感 , 一定要改变传统经营商业空间的思维,增加互动与再次消费的运营模式,将其变成一体化的生产流程概念,拆分细节来做。
作者:宫恩培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
以上由「重庆面包与纽扣装饰设计产品中心研究小组」精心出品,专注于研究小商业空间的最新前沿与模式,思考小商业空间最有效的盈利解决方案,探索小商业空间内的最大可能。后续将会有系列研究文章陆续推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