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也有春晚了 他助力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

身材匀称,肌肉有型,走路昂首挺胸,眼神带着几分锐利,走起路来利落活力,一个标准的运动人形象。也许这样的外表不太容易和一个董事长联系在一起。不过当你真正走近这个88年的年轻人以后,你会看到,他的身上,有着超越众多同龄人的睿智与沉稳。作为职业商人,也许他少些纯生意人身上的精明算计,但多的,是一份对理想的执着,对一项事业的深爱。
出生于云贵高原的李甫 从武校到省队专业拳击运动员,到大赛取胜却遭遇非正常失利,被改判为负,本就是双籍运动员的李甫,带着对拳击项目的失望,转入散打;当遇到无赛、少赛的制约,他再次人生旅途转向,远走他乡去往西安学艺开始接触综合格斗,却又遭遇重伤而退役,投入商海远离擂台。终因难舍对格斗的热爱,经商之余创办体育公司,在原来荒野的市场推广综合格斗,又担任教练与经纪人推出世界冠军拳手,建成国内知名俱乐部。李甫至今短短的人生经历了超越时长的起伏与波折。而如今,戏剧在继续。
退役后的人生,李甫进入了商海的世界,似乎远离了擂台。 当年李甫很早退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赛事,没有舞台。而如今,他自己已经投资举办了大大小小几十场规格不同的比赛。这一次,他想搞一次大的,为自己的梦,也为了他爱的搏击事业。
这场盛大的梦想赛事即将上演!这就是李甫所创办的“首届全球搏击春晚”---昆仑决诸神之战全球总决赛暨昆仑决首届新年全明星盛典。这个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站立格斗赛事是中国原创。其中的单赛系列诸神之战即男子70公斤级自由搏击世界冠军赛乃全球瞩目,因为诸神之战直接关系全球拳手的世界排名。这一次,李甫把世界巨星一网打尽,站立格斗头号偶像泰拳王子播求、格斗界超级巨星英俊猛男美丽死神将悉数登场;卫冕冠军播求大弟子苏波邦代表师门征战诸神总决赛,将面对要一统天下的k1世界冠军马拉特展开自由搏击界泰系与欧系决战!全球唯一的男子超重量级世界冠军战,巨兽之战将决出100公斤以上级世界之王,ko女王汪柯菡将在拳击之都贵阳带给国人击倒的绝杀,贵州本土的综合格斗世界冠军张美煊将在家门口对阵日本猛将.....李甫要用他的搏击春晚为一个新的春天喝彩,为自己,为中国搏击搏一个好彩头!
【要搞就搞最大的,让真正世界级大咖参加中国办的赛事】
1. 记:首先,想问下你,为什么要办这场赛事?
李甫:源动力来自对搏击行业的感情,但操作这样超级比赛的初衷来自我对这个行业的信心和我对市场的分析。同时,责任和商业时机,以及可遇不可求的大环境共同推动我出手。虽然我现在是个商人,但我曾经是一名专业搏击运动员。退役后,人不在擂台心却也从未离开那儿。很多人说我少年老成,这也许与家庭有关,我家里经商,从小做事我都受到影响,考虑事情要周全谨慎,万事都需要经营。我当年做运动员的时候,就有个夙愿,想由中国人做一场能够载入史册的搏击赛。而这次同昆仑决合作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我去北京参加“功守道”揭幕战, 和中国著名搏击主持人赵显非聊天中谈及行业目前状况。他聊到国际化与世界级。他说当前以我们国家的物质国力和世界地位已经到足够分量牵头去引导世界的程度了。但从很多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还没有达到可让发达国家认可和真正尊重的程度。有个原因就是国际化和真正世界级这两个关键词。从搏击行业看,虽然我们也做了中外交流,但过去多年主要都是闭门造车,反应在赛事上,就是真正世界级的选手不会轻易来参加中国的赛事,觉得门槛低。所以我们俩都有种意愿搞成真正世界级大咖拳手都认可、都向往的一场中国办的比赛。我们是否可以办一场能够吸引世界目光又不要自娱自乐只图赚热闹的大比赛。我们的碰撞戳中了我的兴趣点,要搞就搞最大的。
作为商人,我要考虑商业价值。所以最初我目光集中在充满娱乐性话题性的武僧一龙与泰拳王子播求终极三番战上。但是当我兴高采烈找昆仑决赛事总监托尼谈这事的时候被他否掉了。他觉得这场比赛不应该有,对双方运动员来说输赢都是一种伤害,从大环境发展来说貌似最吸引人的热闹却并不利于行业发展。托尼的回答令我很失望,但冷静思索之後还是很认同他的做法,现在想想我觉得托尼做得挺对的。这需要把纯商业出发点和对搏击真正专业懂行结合才能理解。我继续把想做一场世界经典赛事的想法和托尼说后,经过和他商议,最後还是把目光落在昆仑决身上。昆仑决是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中唯一能达到世界影响力的。特别是昆仑决的诸神之战让中国第一次在世界搏击界有能左右拳手全球排名力度。而昆仑决还没有尝试过做一场全部阵容使用国际一线明星的赛事。所以我策划把2017昆仑决年终总决赛做成昆仑决历史上第一个新年世界全明星搏击盛典。除了昆仑决影响全球的顶级产品:诸神之战、巨兽之战两个品牌全球总决赛外,再添入昆仑决开赛以来最受大众欢迎的拳手和诸多全球搏击界巨星。其中大家最期待的包括:泰拳王子播求、泰拳天下第一人雅桑克莱、现在全球80公斤世界冠军美丽死神、中国ko女王汪柯函等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拳手。而且在这场站立格斗世界豪门盛宴中还有包含综合格斗比赛,是贵州本土的世界冠军张美煊的比赛,这是作为贵州人他第一次在自己家乡打世界级的比赛。
【因打架经常被开除,小学就换过12所】
2. 记:听说你家里都是经商的,同辈的哥哥妹妹们学的也都是商业,只出了你一个运动员,怎么走上这条路的?
李甫:每个男人都有武侠梦。可能天性更好动,身体也好,我小时候经常打架,也经常被开除。小学没上完就换过12所学校。家里为了我上学搬了很多地方,后面我自己提出要去武校。家里一边倒的反对。但我挺倔,除了武校什么学校也不去,家里人拗不过我就勉强把我送进武校了,直到我在比赛中获得了荣誉之后,家人才开始慢慢转为支持。就这样我一路从武校到专业队成为了专业运动员。
【重要比赛遭遇非正常失利远走他乡,受伤退役转战商海,终究割舍不了搏击情】
3. 记:当初为什么在还能继续比赛的年纪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
李甫:我当时选择退役有几个原因:
1、我做运动员时,搏击运动在国内太小众又是非奥项目,所以市场和体制里的赛事都太少也不成系统,大多数运动员很难找到出口;缺少舞台。
2、我练搏击的经历也有关。我12岁开始练拳,先后参加过多个项目,拳击、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最初我在武校练习散打,后来转入贵州省体校训练,由于贵州没有组建散打队我就选择了拳击。在体校练拳击第一次参加比赛我就拿了贵州省冠军,很快就进入贵州省体工大队。后来我拿了贵州省几乎所有拳击比赛的冠军。但唯一一次非正常失利是在省运会,这也是我离开拳击项目的原因:半决赛进入冠亚军争夺,比赛现场我以点数优势获胜,特别开心地和家人庆祝。结果第二天仲裁组找到我说比赛结果改了,现场裁判记分失误,改判我负。呵呵,我想大家都明白是啥意思。这场比赛让我对这个项目失去了信心,比赛结束后通知我回队,我再也没回去,直接放弃了和这个项目相关的所有待遇和一切,我觉得我已不稀罕靠这个项目得来的一切。
我的这个经历也很少向别人提起,这么多年过去,直至今年全运会前夕中国拳击协会主席兼中国拳击队主教练张传良老师回贵州和我相聚时,聊到这个事,当时我们在酒店大厅聊到很晚,说道这事时他特别生气,恰巧今年张老师刚就任中国拳协主席,在全运会赛场上又出现了和我当年类似情况的比赛(湖北选手将文银vs新疆选手托合塔尔别克唐拉提汗)。但我觉得我那场更恶劣,是在第二天才改判。所以今年拳击项目在国内大换血,我也挺支持国家体育总局的改革措施,早就应该发现整改了。总有那么一堆不懂专业的搅屎棍在这个圈里起负作用,侵害运动员权益和以伤害拳击项目有序发展的行为而谋取个人私利。
当时我是没有找任何人申诉,只是默默离开。但是由于仍然喜欢格斗运动,加上我本来就是散打拳击双籍运动员,我离开拳击就完全转散打。可是贵州没有组建散打队伍,也没有专业的教练,我只能四处奔波训练,备战比赛。2010年打完全国散打锦标赛后成绩并不好,我知道在这种条件下训练是不可能打出好成绩的,后来经过反复思考,我和张美煊一起去西安转向职业搏击,主练自由搏击和mma(综合格斗)。
3.我在西安练mma时受了很多次伤,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怎么回事,西安是我总受伤害的地方。我在西安曾经眼睛一度失明、左腿跟腱断裂、右腿十字韧带断裂、颈椎摔伤、肩部韧带被锁断等等。以当时我的条件如果继续以运动员身份走下去不会有好的前景,我决定退役了。
4. 记:退役後你选择回贵州老家,你在西安学的专业就是mma,而当时西安是mma的重点城市,反观贵州,连mma(综合格斗)这个概念都没有呢,为什么回去贵州?这不是等于学的专业浪费了?
李甫: 当时,人在他乡,受伤,职业生涯结束,迷茫,这种情况下第一感觉就是想家!我是贵州人,走到哪儿,树高千尺也总归要落叶归根。况且我接触了mma之後觉得是好东西,也想把那些年在外见到,学到的好东西都带回给家乡。让我们大贵州也品尝到前沿的新鲜东西,所以当时带着我数年在外闯荡的见识和经历回到家乡。
我回到家之後,并没有继续做搏击,而去做生意。但随着我在贵州这几年发展,我发现我回家的选择很对。贵州很有前景,不仅是对我的生意,贵州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很好,消费能力很强。而这几年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是速度惊人,贵州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后的优势。它的地理位置是介于平原与高原之间,最适宜运动员训练。我们很多国家训练基地都在这人,包括国家拳击队,我对这些情况非常熟悉。随着邹市明的成功,贵州作为拳击之都为人所熟知。这里的人口数量,消费能力对发展商业体育基础很好。这些空白和空间点燃了我经商之余默默关注搏击的心。我决定把mma好好在贵州推广。没有人做,我是第一个,我又看好mma的未来,所以我成立了自己的体育公司,当时也根本没考虑市场,就是因为爱。我好多年前第一次做俱乐部就投资接近400万,亏得一塌糊涂。我也深刻反思并开始有效去控制那种运动员情结对商业操作的干扰,也虚心跟经商的前辈和我的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朋友学习请教,逐渐找到那种把搏击这项别人很难盈利的东西在我手上成功经营起来的乐趣。
【搏击赋予我的体能、速度、力量、对各种痛苦的忍耐力和坚韧的性格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在我眼里,搏击是至高的一种艺术。搏击让我对经商具有更深更清晰的感知力和操作力】
5. 记:在中国的体制运动员中,退役后真正能转型成功的人不多,你应该算成功者之一,谈谈你如何成功转型的?如何从专业搏击运动员转变成企业老总,又同时兼任教练、经纪人、体育俱乐部老板,又兼赛事运作人和推广人这样多重身份?诸多身份中你最看重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李甫:我觉得转型也好,生活也好,所谓成功不成功关键在脑子,或者说在思想。人常觉得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可实际上,别的项目我不好说,搏击运动员头脑需要比常人都更强!因为你每一秒面临的可不是别人进你一个球,你丢一分,而是一拳打在你脸上,一腿踢在你骨头与韧带和肌肉上。一个微笑大小的角度都可能带来肉体直接遭受痛苦和伤害。所以时刻面临直接打击的搏击运动员脑子要运转比任何人都快。如何躲闪同时如何进攻,如何在激烈而快速的格斗中去动脑设计拳的线路,特别是对对手的拳打过来的运动线路的预判,都是要在零点几秒那个级别判断的,而且等拳打出来你是躲不开的,都是练出一种天然预判能力,稍有偏差挨上一拳可能就一切结束了。所以这很像商战,包括对金融风险的准确预判都是建立在脑力判断基础上。搏击可说是微缩版的一场战争,而双方运动员就是两支军队。我的头脑就是我这支军队的统帅。你说做一支军队统帅需要多大的脑力。在经商中,我也意识到很多时候,跟竞争对手与伙伴间的较量、合作或是配合,完全可以用格斗过程去类比。遇到阻力挡不住时如何真正有效的去迂回,就如同对方重击组合打的你毫无还手之力的时候,如何主动冲进打击距离中缠抱去卸力,缓冲,抓机会反击;又或者跟不同人相处,距离要不一样的。言深言浅都跟应对不同对手一样,身高臂长的我就不能给他距离,矮小但重击力强的我就要把他推出攻击范围,拉大我们之间距离保持安全,拳道与商业之道和为人之道都一样。这就是练武带给我的思考,我可以应用到商场和生活中帮助我。这也许就是你说的我从专业运动员转型为一个商人的成功吧。当然从拳手再转换到一名商人时,要求更高。但我觉得做运动员时,这项运动赋予我的体能、速度、力量、对各种痛苦的忍耐力和坚韧的性格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在我眼里,搏击是至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