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集体活动,只有中国军人才会有,外军永远不可复制

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之际,某旅千余名官兵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主题实践活动。在追随革命先辈足迹的同时,弘扬和继承先辈们用鲜血铸成的“铁血精神”!
纪念塔高耸,官兵肃穆。上午9时许,官兵们在纪念塔前整齐列队。在全体官兵齐声高唱国歌后,2名礼兵在《献花曲》的伴奏下,手抬花篮,迈着礼步,向纪念塔敬献花篮。而后,全体官兵脱帽,向烈士默哀,表达深深的敬意和哀思。
默哀完毕,纪念馆解说员走上前台,用感人的故事、深情的讲述,再现新四军官兵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的悲壮场景。
追寻着革命先辈的坚实足迹,官兵的思绪被带到70多年前的英雄岁月。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在关系国家民族危亡、新四军存亡的严重关头,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这是新四军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件大事。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在陈毅代军长、刘少奇政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为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今天在深切缅怀新四军丰功伟绩的同时,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铁军精神”,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
聆听了解说员的深情讲解,官兵们个个血脉喷张。紧接着,全体官兵举起右拳,面向军旗庄严宣誓。响亮的誓言,字字铿锵,声声震天,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词,在纪念馆上空久久回响,让人心潮澎湃,士气高涨。
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强军的蓝图催人奋进,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基因的传统植入灵魂、融入血脉……该旅战士于丹在决心中动情的说道。
聆听故事受教育,参观展厅纯思想。伴着讲解员的讲解,官兵们缓缓走进纪念馆。纪念馆主馆区有两个基本陈列。其中主展馆“华中人民的长城——大型新四军历史展”,展出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为“组建铁军开赴敌后”“重建军部挺进华中”“驰骋江淮浴血奋战”“战略反攻夺取胜利”四个部分,它以真实的照片、珍贵的文物、逼真的场景,再现了新四军十年烽火征程。
据现场讲解员介绍,新四军纪念馆馆藏文物、史料、照片近万件,其中珍贵文物近千件。全国唯一的一份《新四军军歌》手稿,刊载陈毅代军长就职通电的《江淮日报》,刘少奇的猎枪,粟裕珍爱的放大镜,彭雪枫、邓子恢、刘瑞龙先后穿过的军大衣,老百姓为根据地政府勒刻的宋公碑等等,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历史,与陈列版面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精心选择制作的场景分散在不同的展线中,用现代的、艺术的手段记录历史,进一步强化了展览主题。其中陈毅托子场景,以写实雕塑,艺术地记录了苏北雪夜中陈毅托子的历史瞬间;火烧竹篱笆场景记录了1943年7月1日夜间新四军在苏中的战斗,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再现了战斗中的厮杀和呐喊,竹篱笆倒塌的情景;墙身被硝烟熏烤,上面有枪炮留下的痕迹。
“铁军精神是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代代继承。”“发扬铁军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在实战化训练中勇站排头。”活动结束后,官兵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接过先辈的钢枪,以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战斗血性,以敢打必胜、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续写劲旅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