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9日下午18时,深圳市的小汽车也限购了,而且深圳市的限购政策出台更加突然,以往的那种天津等地方出现的疯狂抢购热潮,没有大范围出现。因为,深圳市限购政策新闻发布会召开的时间点就是限购正式实施的时间节点。
尽管深圳市市长许勤在去年年初广东举行的省两会上表示,目前深圳机动车拥有数量在全国排第二位,但深圳对私家车不限行不限购,将通过经济手段来调节市民出行方式。然而,深圳市的限购在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不仅如此,中国的限购小汽车的政策,将会在更多的城市中推广开去,因为,面对越来越拥堵的交通,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大气污染,地方政府手中能够掌握的最有效、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就是限购。
而且,限购将会与限行一起成为地方政府治理交通拥堵与大气污染的双剑。目前不是有观点认为要将单双号限行法制化吗?
中国城市今天遭遇到的问题,并不新鲜,这是许多大城市在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之后必然遭遇的一个结果。
以美国洛杉矶为例。1943年7月,洛杉矶市区连续多次出现严重的刺鼻烟雾,严重时导致数千人咳嗽、流泪、打喷嚏,甚至呼吸不适、头晕恶心。以至于当时有人谣传:这是日本人针对洛杉矶的“毒气攻击”。据统计,1943年5月~10月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夺去了400多人的生命。伦敦1952年12月5日~8日的烟雾事件,则造成了4000人死亡。
经过关闭工厂、实施污染许可等静态污染源的多年治理之后,洛杉矶的大气污染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治。1959年,加州机动车污染控制局成立,燃油汽车开始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目标。为此,加州推行了很多措施,比如奖励拼车,鼓励公共交通,推广排放权交易等。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加州在1990年启动低排放/零排放机动车计划,目标是在1998年制造出零排放的电动机动车。
中国城市通过限购限行政策治理拥堵与污染,并非不能理解。毕竟污染对所有人的健康都有危害。同样,交通拥堵也不是只堵某一个人,拥堵是所有人时间的浪费。
问题是: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交通拥堵与大气污染?
限购与限行,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限购也好,限行也罢,却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拥堵与污染,这种政策只是对于交通拥堵与大气污染状况的一种暂时缓解。
随着城市保有车辆的不断增加,即使是缓慢的增加,如果没有其它根本性的措施,比如像加州政府那种限制源头的向汽车制造商要污染治理效果的政策措施,拥堵只能更加严重,污染只能更加恶化。
因此,地方政府在出台限购、限行政策的同时,能否考虑一下解决拥堵与污染的根本之策到底在哪里?
限行、限购这叫典型的惰政!
这是对公民权利侵犯
绍兴的公共交通不够发达,公交班车时间间隔太长,特别是城乡公交。要解决这个问题公共交通必须加快发展,加大投入。私家车自然会减少
只要公交上去什么都好说
城南到客运中心一线 高架一下 可以缓解不少
对的 像我回绍兴 黄龙有城际公交 能不开车我基本就是用公共交通!
一户家庭至少二部车,单号双号都选择,行政令让汽车市场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