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黄石大冶融城的贴子,很少有关注黄石城区的行政区划。
黄石城区那么小,居然分四个区,还有一个开发区,铁山区才几万人,早该撤并了
北京的西城区和宣武区合并了、东城区和崇文区也合并了,上海的静安闸北前几年也并了
黄石港区现在名不符实,城区名与市名重复,建议黄石港、下陆、铁山三区合并为磁湖区
西塞山区下辖河口镇维持现状
山南的黄金山片区叫金山区(名字由铁到金)
大冶湖对面的大王、太子、金海、新港、韦源口一带合并新的行政区。
从环磁湖到环大冶湖,从四个老城区、到五个新城区(含大冶主城区)。
黄石城区格局陡变
湖北省现在发展没什么大问题,没有任何消息说会对鄂东动刀。湖北省内不满行政区划的地方多了去了,广水汉川洪湖赤壁,没有一个动的。老本掏空的根源就是没地,10年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不晓得多少企业扩大了几倍的产能,可华新东贝有色这几个老本想在本地新建个厂,却在黄石四个区找不到一块稍微大点的连片的工业用地,这十年多少小城市靠卖地城市规模就翻了几倍,可黄石却无地可卖,只有城市边缘的一些边角料,根本达不到集群效应,也引不来大牌开发商,导致城市形象不佳,有经济实力有高端购房需求的人在这10年间不知多少去了花湖,去了武汉买房,市区起不来,下面县市自然不服众。黄石作为一个地级市对下面已经很照顾了,东贝有色山力在大冶建厂黄石并没有阻拦,黄金山大冶只出地,一分钱没出,多出了几十亿GDP,市区的几家大冶开头的大国企不就是在帮大冶作宣传?花湖本来才是黄石市区扩展的最佳方向,可黄石还是开发黄金山了,四棵汪仁黄石不开发,大冶二三十年内不会动的,阳新的两镇一区凭阳新现在的经济实力更是50年内开发不到那里,新港黄石没有直接拿过来,还是托管,这不就是看得见的利益?那些看不见的利益,那些大项目、交通干线是要靠城市实力或者朝中人脉争取的,黄石本来就没有什么人脉,不做大市区,怎么争取来项目?地级市搞不来干货,下面县连汤都喝不到。黄石如果老盯着大冶,大冶就进不了百强了。江对面黄冈,把麻城的大别山发电厂税收的一半直接拿过来,把离市区黄州区几百公里远黄梅的地盘上硬生生分出个龙感湖管理区直接归黄州管,黄石要是把网湖或者保安湖单列出来,那不得闹翻天。
主要问题还是黄石自己出问题了。当初躺在功劳薄上靠着几大国企睡大觉,后来国企改革一下懵逼了起不来。黄石对下面县市支援也确实不够。当年大冶建市还是划走了河口镇的,大冶人也是耿耿于怀,托管黄金山也是解决了大部分的空间发展问题。可是以黄石的人脉和地位形势,想回到黄老二的风光基本不可能了。那个阶段是计划经济特殊历史阶段。而且周边地市都在进步。现在方向只能和大冶融合,靠向大冶湖,连接阳新。那些看见一个顺丰机场就想回头搞黄石港的拜托看看黄石港还有地方吗?即便鄂州以后被武汉收编,黄石也是可能得不到花湖。是个花湖住的都想当武汉的区。所以最多能借点光,但重点还是在大冶湖,大冶湖沿江这一大片地方才能成为黄石再次启航的追梦地
铁山下陆合并可行;黄石港、西塞山是老城区,区划要有格局,黄石港可以把团城山、大泉路、湖滨路沿线合并一起;西塞山有了河口,也就有了纵深;开发区不是一级政府、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目前已有三、四个乡镇了,往后应该是大冶湖新区的架构;大冶、阳新特别是大冶比较敏感,个人观点,大冶现有的城区,加上罗桥、金湖可以成立一个区,就叫金湖区或者铜都区;余下的大冶、阳新现有建制不变;这样,其实也是以牺牲大冶GTP为代价的,大冶百强县的帽子就得给铜都区戴了,似乎也不是很好!
当你们还在YY黄石区划而不思进取时,省里都开始对整个鄂东动刀了。黄石身为一个地级市把老本耗空对所辖县区不提携反而一再掣肘,是要深刻反思的。无论大冶还是铁山都是不满于被黄石管辖的。武鄂黄黄地区调整已经上了日程,希望黄石能够努力一点,为整个地区争取多一点利益,多一点可能性。不要老是盯着大冶,大冶发展得好于黄石是有利的。
大冶是绝对划不了区的,不用YY了,湖北需要一个标杆县域,武汉也需要一个承接产业的下线城市。而黄石都做不好,鄂州可能并入武汉。
打开楼主资料一看,17年11月12号才注册的
托管后肯定是发展黄金山。我说的是05年之前发展花湖并没错:
一、那时四个区范围内只有花湖和团城山有稍微大点的连片未开发土地,96年武黄高速,长江大桥一通,花湖的区位优势实在太明显,那时只有这一条高速,武汉方向去长三角、江西福建都要过这里,是个领导都会发展这里。那时没有大广高速,黄金山什么都没有,黄石也修不起隧道,就算那时黄石全力搞黄金山,大冶阳新愿意对接,可投资商愿意来吗?当时大冶不是百强,阳新才刚要过来,如果在之前解决了花湖的区划问题,至少在国企改革潮到来时,黄石能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二、黄石本来就是个移民城市,主要移民就是大冶阳新和江对面浠水蕲春,如果解决了花湖区划问题,以当时的黄石实力,同时发展团城山与花湖没有任何问题,团城山负责接收大冶阳新移民,花湖负责接收市内迁出本地人与浠水蕲春人,浠水蕲春本来就是人口大县,以当时的城镇化速度与花湖的区位优势,稍微用心搞搞开发,用十几年时间增加二三十万城市人口并不是没有可能,有了这些移民,黄石市区人口可能达到百万级别,这在当时就算是特大城市,你有了这个硬指标,城市规模、政治经济地位就上了一个台阶,争取项目更容易,这时再来开发黄金山是不是更加有底气,有实力?
哥们你错了,黄石往花湖发展是最错误的想法,真那么干黄石就废了。这届黄石领导比以往几届都要强,为什么?因为看的准方向,再不环大冶湖发展,就会向上次错失城镇化福利一样,错失这次的产业化福利。再者环大冶湖可以促进三地融合,这才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至于你说的对大冶照顾,可能有吧,但更多的是什么黄石决策层心知肚明。大冶立市夺河口,从此大冶从沿江变成内陆; 大冶不满划区夺汪仁四颗棵,从此大冶丢失大冶湖北岸。你说有多好呢?最后,省里动不动鄂东你还真不知道。
黄石港与西塞山合并,下陆与铁山合并还差不多,团城山本就属下陆不存在划黄石港,山南黄金山是大冶行政版图根本没权改区。至于大冶改区是个伪命题,说多了无意义。阳新那二镇一区那还不够改区的级别,免谈!
拆区容易立区难,下陆铁山没必要拆并。黄金山纳入西塞山区,原西塞山区除上窑以下区域外其他区域并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政府及其一些职能机构迁往汪仁。
大冶是绝对好县级市,也是一个标杆县域经济龙头,
最多下陆铁山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