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个税起征点大改!对我们工薪和考生都有哪些影响?

自从个人所得税确定提高起征点后,我们见到的文章标题都是:
《定了!个税起征点将提高到5000!》
《确定!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工资将有大变化!》
这样的标题党,一次次伤害了我们点进去了解新闻的心~
其实,自从3月份确定提高个税起征点后,
官方一直都没有在确定提高到哪个水平给出答复~
而就在刚刚,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突然上了热搜!
原因就是:个税法迎来了第七次大修!
6月19日,也就是今天,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此次草案的提出,也引来了很多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5000太低,应该7000起征!
也有人调侃道:离交个税的目标越来越远了~
果然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个税调整对工薪阶层有哪些影响?
网上有一些说法是,“就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到了5000,每个月也就省个20来块钱,起不来多大作用”。
真是如此吗?我们来算算就知道了。
举个范围最广的例子:
我们工资条里扣的个税是如何计算的呢?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各项社会保险后收入-扣除标准
扣除标准3500元/月
工资薪资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
这是现行个税起征点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假设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业界猜测的5000元,按现有级距计算,月收入扣除了三险一金后:
从上表可以看出,低收入人群的减税效应比较明显,起征点提高后,对我们广大的工薪族是有明显的增加可支配收入效应的,真的不止省20块钱!
再举个简单的栗子:
假设你在2018年3月份税前工资为8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额为1000元,那么你应该缴纳多少的个税呢?
1)按现在的3500起征点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500
=8000 - 1000 - 3500 =3500元,
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3500×10% -105= 245元。
2)如果个税的免征额提高到了5000元,那么假设税率、工资不变的话,
那么应纳税所得额=(8000-1000-5000)=2000元
适用10%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05
应纳税额=2000×10%-105=95元
也就是说如果免征额提高到了5000元,
就会少缴纳150元的税!
对于爱吃的财会宝宝们来说,每个月可以去涮一顿均价150的火锅了;
对于爱美的财会妹纸来说,每个月再凑几十块钱就能买一支新色号的品牌口红了;
对于刚工作的财会小白来说,暂时不用担心每个月的部分工资都要“上交国家”了,还是挺值得欢欣鼓舞滴。
除了普通的工薪族,个税改革的另一类受益人群,就是中小企业主了。大家如果了解行情的话应该明白,很多企业为了开源节流,工资都是3500一发的,为了避税,能省一点是一点,如果个税起征点提高,这些心机也可以少花一些。
对于很多在中小企业上班的财会人来说,可以不用再多费心思避税,也就等于间接少了被税务稽查、连带责任等等的风险不是?
个税改革对今年的考生有哪些影响?
基本无影响!因为官方教材4月就已经出来了,考试严格遵照官方教材来出题,因此不会对今年的cpa产生不利影响,各位严格按照官方教材去学习即可,无需一片哀嚎!
对明年的cpa考试影响大吗?
很显然会有影响,明年的cpa考试肯定会使用新的个税规定,所以明年的教材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之前的个税真题失效。
但是好消息就是明年的个税大概率会出现一道综合题,难度依然不会大。
今日话题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你的腰包会鼓起来吗?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转载请注明来源
小五考资,一个负责任的分享平台
考试咨询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