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真的100%安全吗?

银行存款真的100%安全吗?
今年的经济环境和投资理财市场都不是很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保守的理财方式,其中最热门的是许多新兴私人银行推出的高息活期创新存款。
当谈到这些由附近没有实体网点的小银行推出的未知存款产品时,许多人心里还是有些恐慌。毕竟,前脚承包商银行被“接管”,后脚锦州银行被“重组”。最近,恒丰银行也进行了重组。许多人说这只是小银行危机的多米诺骨牌...
这是多米诺骨牌开始吗?
这种创新的存款,安利之前已经做过多次,大家不用太担心,因为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存款保险条例》第5条明确规定: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支付,最高支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保险机构的所有保险存款账户中的存款本息合计计算的资金金额在最高还款限额内的,应当全额还款;超过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从保险机构的清算财产中依法予以补偿。”
翻译成成人的意思是你只需要在银行存50万以上。如果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基金将全额支付你,本金和利息都将支付。如果超过500,000,你只能先清算破产银行的资产,然后按比例支付剩余部分。
例如,一家银行破产后,它清算了10亿英镑资产,但其负债(未支付的存款)为20亿英镑。如果你在银行总共存了100万的本金和利息,你最终可以拿回75万到50万的存款保护基金来全额支付,而50万只能赔偿你25万的一半。
因此,只要你在银行的存款本金和利息之和不超过50万,就不会有问题。
但是真的有那么简单吗?让我们仔细看看。
原因是一些会员在使用京东金融、小米金融、杜晓曼等三方金融应用提取银行存款时,意外发现了一份无关紧要的合同。
就像上图底部的“定期存款收益权转让合同”,大多数人看都不看就勾选“我同意”,然后通过?
如果你点击进去,你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众所周知,工人、农民和中国建设等大型国有银行的存款利率很低,根本达不到4%。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小银行不仅能提供4%以上的高利率,而且还能在任何时候发起赎回?
银行通常这样解释:在固定收益产品领域,流动性越弱,盈利能力越强,即存款期限越长,支付的利息越高。小银行的创新存款之所以如此有利可图,是因为我们定期存款的期限为3年/5年甚至更长。我们可以随时取钱的原因是第三方接管了存款,它给了我们自己的现金,并要求银行在我们的存款到期时支付。
也就是说,一个收款人为我们提取了存款单。例如,上图中的“郭彤信托”就是接收者。
别害怕,我会接受提议的
许多购买了创新存款的投资者也知道这个事实。
但是如果你看不起合同,你会发现有问题...
第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存款人不得“将存款收益权再次转让给任何人”,第(四)项规定存款人不得“单方面向存款银行要求定期存款”。
这在逻辑上说不通。既然我已经给了你存款收入权,你也给了我现金,我们应该扯平了。我怎样才能再次将存款收入转账正确?~向银行要钱更不可能~
会不会像合同的名字说的那样,信托公司只是接管了“存款收益权”,而这笔存款实质上还是在我的名下?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仍然有权再次转让收入权或者要求银行支付?
再往下看。
第六条第(三)款第(二)项说,如果发生第六条第(二)款的情况,比如徐翔,因为犯罪被抓,钱被法院冻结了,这就意味着你违反了合同,那么对不起,你不仅要提前还我钱,还要从违约之日起按日千分之三的利率支付违约金?
这是什么逻辑?
我们已经“支付了款项和货物(存款证明)”。为什么我还有这么多东西?这张存款证明还挂在我的名下吗?信托公司只把我的存款收益权作为抵押,提前借给我钱。如果存单本身出了问题,以后就无法赎回了,你还会追着我屁股讨债吗?
如果是这样,问题就大了!
如果你在银行存了总共10万元的创新存款,几天后紧急转出,信托给了我10万元的本金和相应的利息,我得到了多余的现金,但同时你名下有10万的存款,但收益权被抵押给了信托。
几天后,我又存了10万元,然后取出来了。信托公司又给了我10万元本金和利息。但是,由于之前的存单没有消失,我名下有20万元的存款,但是20万元的收益权在信托手中。
重复这六次,我名下不是有600,000份收入权存在信托里吗?这不是存款保险总额超过50万元吗?如果银行将来真的破产了,如果超过50万,信托会不会向我讨债?
想到这里,后背突然一凉...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定期存款收益权转让合同文本的理性演绎和合理怀疑,该合同是在某笔创新存款提前支取时需要签署的,但并不意味着是这样。
为了弄清这个法律文本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我已经向银行的客户服务部和销售渠道京东金融发出了问题。
银行的答复是: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时,存款与存款人无关。我进一步问,既然没关系,为什么在提前退股时签订的合同中会有这么多的违约金条款呢?这难道不能证明我们之间还有关系吗?该行没有给出积极的解释,但反复强调,一旦取款,就与储户无关。
当再次询问京东金融时,得到的答复是:存款人提出提前支取申请时,信托公司也会同时向银行提出支取申请。也就是说,你提前提取的存款到达后,存款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在那一刻,所有的储户、信托公司和银行都已经结清了他们的账户。这就解决了我们最大的困惑:这种存款实际上只是一种收益权的转让,而不是债权的转让,存单不是抵押物,也没有“存-贷”的重复操作,这将使我们名下的存款积累和重叠。
然而,这种解释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如果京东的解释是正确的,信托公司将成为一个大输家——当我们存款时,我们以3年/5年长期定期存款的利率结算。现在,当我们申请提前支取时,信托公司给出的利率一点也没有下降,但是信托公司也申请了提前从银行支取,但是银行给我们的是0.35%的活期利率。为什么信托公司要做这种亏本生意?
由此推断,明眼人不难发现,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信托计划只是一只白手套,资金很可能来自银行本身。
说白了,通过这种方式,小银行已经意识到高利率的实际效果。
早在2015年10月,央行就宣布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当时,许多当地小银行大幅提高利率,以便与大银行竞争。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信用好的银行成本较低、利息较低,而业务差、信用差的银行成本较高、利息较高,以吸引人们存钱。
例如,南京银行曾将5年期存款利率设定在5.2%的超高水平(当时央行不再发布5年期存款指导利率)。即使我们今天去四大银行存款,人们也不会按照央行发布的指导利率为你支付利息,而是将央行的基准利率提高20%-30%,以吸引客户。
央行2019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表
工行的存款利率表,四大银行在官方网站上列出的存款利率基本相同
从表面上看,利率已经完全放开了。即使你把存款利率提高到4%,这也是正常的市场化行为。
但事实上,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市场化中有一个“后门”,即为了避免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在监管当局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你可以随意抛来抛去,一旦越过边界,仍有可能控制局面。
这与我国汇率市场比邻最新章节化的原因相同。通常,你可以随意波动。我尊重市场武炼巅峰最新章节,不会干预,但如果你突破了我的底线,杨妈仍然可以管理它。
虽然利率已经市场化,但利率上限仍有窗口引导和行业自律机制,即在监管当局能够容忍、其他银行能够接受、中国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竞争。事实上,存款利率将上升高达50%,这基本上是结束。如果再次上涨,可能导致恶性竞争,这不仅会大大增加银行的存储成本和操作风险,还会不断增加社会平均融资成本,损害实体经济的活力。
然而,近年来许多互联网私人银行已经开业。与传统的大银行相比,这些银行资金少,名气小。面对如此高的房价和租金,他们无法像四大银行那样无处不在。这样的小银行很难获得储户的信任。
鲜为人知的私人银行
吸引存款人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是大幅提高存款利率。
过去两年出现的创新存款是一种高息储蓄技术,可以绕过行业限制和窗口引导。
在其崛起之初,杨妈曾呼吁停止,担心如果规模扩大,将会有较大的决胜风险。然而,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越来越大。考虑到这些私人银行在与大型国有银行的竞争中固有的巨大劣势,要生存下来并不容易。自今年年初以来,监管机构的窗口指导一直有强有弱,此类存款也时断时续,都是为了实现利润和风险控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杨妈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由于这些创新存款大多都有可以随时提前支取的条款,如果出现极端情况,大量存款人申请提前支取,信托计划就拿不到那么多钱接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会更大。
逛了很长时间后,你可能有点困惑。我知道你真正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现在普通人管理自己的钱不容易。我想赚更多的利息,我担心将来会出问题。直接告诉我,这种存款安全吗?
理论上,没有绝对安全的存款,但实际上,这种创新存款的总体风险是可控的,单个银行50万英镑以内的存款仍然可以安全存放。
首先,《存款保险条例》为你保留了法律底线。
第二,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监管层来为你们保持政策底线。
最终,央行对所有520万个人储户的本金和利息给予了充分保护。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接管承包商银行后,它实际上成了国家信用担保。
在被接管后,宝商银行逆潮流而动被升级为aaa级,评级机构是大公国际。
然而,与法律底线相比,政策底线的可靠性几乎很差,所以50万元仍然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存款限额,这意味着国家并没有承诺在发生任何意外的情况下为你担保每家银行的全部本金和利息。
有议员问,既然存款与我们无关,为何要有惩罚性条款?
以上是另一家私人银行推出的创新存款合同,我们会发现合同条款相似,几乎是行业标准。因此,最合理的推论是,这是一个标准的法律文本,所有实际上没有发生的违约责任都必须写入,这样这种创新的存款模式才具有法律正当性。
经过以上分析,这个“财务管理案例”基本上被打破了。
财务管理说起来简单,说起来既不简单,也不简单。重要的不是最后的结论,而是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只有真正做到“无困惑地再投资”,我们才能自信地管理自己的财务,过上安全的生活。
最后,我想提醒你两点。
首先,50万元的存款上限对应的是一家银行,而不是一个平台。
例如,富民银行在京东、小米和百度等许多平台上都有销售渠道。你必须把富民银行在所有平台上的所有存款产品加起来,比如富民宝和富多利,看看是否超过50万元。如果你在一个单一的平台上存了200万元,比如京东金融,但是有5家银行,每家都少于50万元,那么不要担心。
其次,你必须弄清楚你是在购买“存款”还是“理财产品”。
只有存款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所有理财产品不受保护。
请记住:如今,没有哪种理财产品的薪酬是严格的。你去银行打横幅wq是没用的。该银行至多受到道德谴责,没有法律责任。
区分两者的方法很简单。看看产品合同中是否有“定期存款”这个词。如果没有这个词,它将全部属于“金融产品”。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