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学术研讨会议程

◆◆ .cn/
月日
◆◆
一开幕式(:—: 地点:南京审计大学敏达大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刘顺(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
董必荣(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致辞
冯保善(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致辞
苗怀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致辞
全体与会代表合影(地点:润泽广场)
二大会发言(第一场 :—: 地点:敏达大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赵兴勤
评议人:邓骏捷
赵晓寰 伪经真经亦或是……?——《盂兰盆经》及其目连神话的印度渊源考辨
冯保善 明清江南教育大众化与通俗小说读者市场
刘廷乾 越南小说《金云翘录》《桃花梦记》的创作模式及与明清小说传统的呼应
董国炎 论水浒文化的两重矛盾及起伏传承
雷勇 史学传统与古代历史题材小说创作
休息::-:
三大会发言(第二场 :—: 地点:敏达大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赵晓寰
评议人:王学钧
赵兴勤 关于《后西游记》研究的几点思考
邓骏捷刘曦冉 美国汉学界中国公案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中的法律”问题
高淮生 《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述略
乔光辉 我们如何成就令言?—《鉴湖夜泛记》主题解读
陈圣宇 《醒世姻缘传》作者为周亮工蠡测
四分组讨论
第一组(第一场 :—: 地点:文心楼会议室)
主持人:陈圣宇
评议人:雷勇
梅东伟 《金瓶梅》:昧于治身的时代象征
孙 越 《金瓶梅》所引吕洞宾《警世》诗真伪考
刘雪莲 文学地理视阈下明清浙籍小说家空间叙事构建
郝 敬 论殷芸《小说》引杂传入小说——兼评杂传对中古小说文体流变的影响
马君毅 明中后期的宦官琴人与宫廷琴乐的发展——基于明代笔记小说的探究
薛英杰 清初僧人故事的流变与文人身份危机——以《五石》卷三为中心
辛明玉 王渔洋的小说观与小说创作
张 强 题目待定
第二组(第一场 :—: 地点:文心楼会议室)
主持人:高玉海
评议人:杨绪容
齐慧源 芝兰玉树生阶庭——从《世说新语》神童现象看魏晋家庭教育
冯 瑾 《儒林外史》中的假冒群体书写
朱锐泉 明清世题材小说中的师徒伦理与叙事
莫其康 周恩来总理关心施耐庵身世调查追怀——为纪念周恩来诞辰周年而作
张春红 终识庐山真面目——日本尊经阁藏明刻元文言小说集《新(重)刊分类江湖纪闻》考论
邱绍雄 中国古代商贾小说与中国文化嬗变
朱泽宝 鬼狐有别:《聊斋志异》爱叙事模式探异
王学钧 题目待定
休息::—:
第一组(第二场 :—: 地点:文心楼会议室)
主持人:刘天振
评议人:刘廷乾
李天飞 《西游记》金箍棒原型与锚碇关系考
罗 兵 “西游”宗教宝卷考论
杜治伟 唐僧出身故事为《西游记》原有新论
蓝士英 《后红楼梦》中黛玉形象与干嘉常州文人女观
王先勇 《红楼梦》反映的清代庄园制度与其他——以乌进孝入贾府献礼为中心
陈 洁 题目待定
第二组(第二场 :—: 地点:文心楼会议室)
毛睿 《西洋记》:“西学东渐”之前明代知识阶层的海外知识与海外图式
张红波 《三国演义》的循环叙事与文体特征
伍大福 吴用新论
赵敬鹏 潘金莲的肖像与面具——《水浒传》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
刘璇 清怡僖亲王弘晓评本《平山冷燕》考——兼论其评点特与小说史价值
◆◆
月日
◆◆
一大会发言(第一场 :—: 地点:敏达大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董国炎
评议人:高淮生
杨绪容 清代题红诗的文学批评价值述论
苗怀明 从适意阅读到专门研究——从《徐兆玮日记》看近代文人的小说结
罗书华 复旦《红楼梦》课程中的文化与人生
王思豪 再论“赋—说同构”的文学传统——以《红楼》中赋与赋写《红楼》为中心
周文业 五大名著主要版本数字化比对本丛书
休息::—:
二大会发言(第二场 :—: 地点:敏达大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韩希明
评议人:罗书华
高玉海 “西游故事”在俄罗斯
刘天振 晚明米芾轶事小说的辑撰动机与叙事特
朱 萍 从戏曲词语删改看《红楼梦》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
温庆新 目录学视域下的胡应麟“小说”认知与分类思想考察
刘成荣 论《新列国志》对《左传》的接受与传播——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
三闭幕式(:—: 地点:敏达大学术报告厅)
主持人:冯保善(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
第一组召集人雷勇介绍本组讨论况(分钟)
第二组召集人温庆新介绍本组讨论况(分钟)
乔光辉(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会议总结(分钟)
刘顺(南京审计大学党总支书记院长)致闭幕辞
苗怀明(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致闭幕辞
本文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