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宣传却无法办理,千兆宽带离我们究竟有多远?

“现在千兆宽带都来了,这网速真是越来越快,”最近不少上海市民都在幸福地感叹。通过电视和媒体,上海市民得知各运营商即将推出千兆宽带。
从k时代,到m时代,现在申城又开启了网络g时代,一些喜欢尝鲜的市民迫切想体验千兆宽带带来的极速感觉,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上海移动:
“word天,上海移动的千兆宽带来了”。
实际结果:
仅在一个小区试点,无法申请办理。
看到电视新闻上说上海移动已经推出千兆宽带试点,而且朋友也分享了上海移动的官方微信,说千兆宽带全新亮相,下载一张照片仅需0.1秒,下载高清电影仅需8秒,喜欢尝试新科技、新业务的周先生心动了。于是,他拨打了上海移动客服热线,但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周先生沮丧,尝试千兆网速的想法暂时无法实现。
客服人员告诉周先生,上海移动仅仅是在静安区三和花园这一个小区进行千兆宽带试点,没有进行推广,千兆宽带具体的资费方案也尚未公布。“何时会公布资费方案,”周先生询问,对方的答案是“不清楚,要等上面通知。”周先生了解到,目前即使是三和花园的住户,也无法主动申请办理千兆宽带,“我们会根据用户的星级和业务使用情况,选择千兆宽带试点用户,如果你被选中,我们会主动告知你的。”客服人员这样告诉周先生。但是能有多少用户被选中,又何时知道自己被选中,这些都没有答案。
之后,周先生又来到长寿路上的上海移动旗舰店,询问了多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我,千兆宽带现在还没推,资费套餐也没有,要办只能办20m、50m或者100m宽带,而且是要看小区里有没有光纤资源。”
得知是这样的结果,周先生心中很是失望,虽然上海移动宣传称千兆宽带来了,但是没有资费,也无法申请,也没有业务推广时间表,“离我还很远!”
探究
千兆宽带的规模商用不是件容易事,技术要成熟,成本能降低,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而千兆宽带试点的难度则小了很多,基于目前的技术就能实现,但是离规模商用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千兆宽带的试点和规模商用,两者之间有着巨大差别。
试点容易 规模商用难
epon和gpon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宽带接入网技术,打通了用户光纤上网的“最后一公里”。gpon的上下行速率为2.5gbps/1.25gbps,epon的实际速率为1gbps/1gbps。在百兆时代,gpon和epon还能跟得上脚步,但是在千兆时代,这对“堂兄弟”就跟不上趟了。
这里要提及一个名词:分光比,也就一个pon口能够接入多少宽带用户,现在epon和gpon的分光比基本上都是1:64,一根光纤可以由64位用户共同使用。
按照1:64的分光比,无论是epon还是gpon都无法实现千兆宽带的规模商用。以gpon为例,2.5gbps的下行要分给64位用户使用,每位用户家中的带宽在300m左右,离1000m差距甚远。如果将1:64的分光比改为1:16,也就是16位用户接入同一根光纤,那么能达到1000m。但是,要更改分光比,对运营商来说无疑是场“灾难”,所有的后台数据都要改动,重新创建设备和光纤的连接关系、和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等等。而且,要铺设更多的光纤,开挖管道、建设机房、投入更多的设备资源等等,这是浩大无比的工程,让运营商无法承受。这些因素注定基于gpon以及epon技术无法开展千兆宽带业务的规模商用。
但是基于gpon技术,可以进行千兆宽带的试点,目前在国内一些地方,运营商都基于gpon技术展开千兆宽带试点,上海移动也是如此。这就相当于,把原先给64个人吃的蛋糕,现在只给几个人,甚至一个人吃,让这一位用户能够长得更壮、跑得更快一些。小规模试点可以这样做,但是不具备普遍推广的条件,否则要么继续让其他多数用户“饿肚子”,要么自己亏了老本购买更多的蛋糕。
10g-epon产业链成熟
上海电信这次之所以能启动千兆宽带规模商用,是因为它采用的是目前最先进最为成熟的对称型10g-epon技术,在带宽和技术成熟度方面领先于其他技术制式。
10g-epon作为epon的下一代演进技术,继承了epon的优点,而且是“从一车道拓展到十车道”,将每个用户的平均带宽提升10倍。10g-epon技术又分为非对称和对称型,对称10g-epon上行带宽理论上可达到10g,是非对称10g-epon的10倍。
2010年,上海电信规模建设基于epon技术的百兆宽带规模商用,在此基础上2012年又开始进行10g-epon的研究和试验、测试设备性能和互通性、验证平滑升级的可行性等等。现在这些研究和试验“开花结果”,这次上海电信千兆宽带建设并不需要重新铺设光纤网络,只需要在局端更换板卡,对网络接口进行升级,并且扩容城域网设备能力即可,这种平滑性是上海电信规模商用千兆宽带的基础。
现在,国际上一些采用gpon技术推广千兆宽带业务的运营商已经“偃旗息鼓”,他们在等待gpon下一代演进技术——xg-pon和xgs-pon的成熟,尤其是上下行对称的xgs-pon技术的成熟。相比10g-epon目前已经拥有比较成熟、完善的产业链,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今年初才制定xgs-pon标准,产业化进程时间落后10g-epon两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