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顾客口中全嘉兴最会修鞋的师傅 一单生意不超10元


今天我们的小本生意来说说修鞋匠,他们作为城市中的一员,有时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真正需要时,却发现生活中还真的少不了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位修鞋师傅的点滴坚守。
师傅姓蔡,63岁,河南人,专业修鞋20年。像这种成色的鞋子,在我们看来已经可以扔掉了,但是到了蔡师傅手里,也是分分钟就能搞定。
路人:我觉得我们嘉兴就这个老头子修的最好,他经常修的,的确是名气已经在那里了。
小杨也是经人推荐,特地从秀洲区赶来的。蔡师傅果然名不虚传,转眼的功夫就化腐朽为神奇了。
蔡师傅不仅活好,收费也不高。这双高跟鞋修一下,只要6块钱。而如果买双全新的,至少也要一百块。
蔡师傅:最多也只是10块钱以下,不能10块钱以上。
一天下来,生意好的话能赚100多,不好的话也就十来块,颗粒无收的情况也偶有发生。
蔡师傅:我从过年到现在,我只不过是省吃俭用也只剩下家里只剩下3000块钱
在的物价水平,对于小本经营的蔡师傅来说,别说生活了,就算糊口也是很不容易的。日常开销除了柴米油盐,就只剩下香烟了。
蔡师傅 :(生活上面需要多少?油盐酱醋嘴巴上面需要多少呢?)那最起码一个月500块钱是最低的水平了//1030 香烟一个月是300。(也就是说一个月你要赚到1000元你才能够维护你的生计)嗯。
唯一让蔡师傅欣慰的,就是他的房租连续11年没涨过。这间地下车库,就是蔡师傅的住所,12平米,月租150块。虽然寒酸了点,但起码也能遮风挡雨,不过我们想去他住的地方看看,蔡师傅还是拒绝了。
也因为种种缘故,蔡师傅至今单身,所以他有时嘴上挂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到修鞋,蔡师傅也是半路出家。38岁那年,他跟着外甥到嘉兴,在工地上打零工。岁月不饶人,这种力气活对于蔡师傅来说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他就想着学一门手艺,在42岁那年正式入行。
蔡师傅:我跟师父呆过两个月,我两个月仅仅是学了两样东西,其他一切都是我个人我自己悟的//0133(他教会你什么?)教会一个机器摇着转,这个鞋子上线能就这两个,其它的一切都是好比一张白纸,没有一点点用。
尽管只学了一点皮毛,迫于生活压力,蔡师傅迫不及待地就出来摆摊了。白手起家,连修鞋的工具都买不起,全靠自己动手做,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很差,蔡师傅经常饿肚子。
蔡师傅:那个时候我记得清楚,97年98年的下半年。97年的一年到98年的上半年,这个中间我甚至有些时候,还要借钱维持生活。
凡事不过两个字,坚持。蔡师傅凭着一股劲,咬牙挺了过来。
蔡师傅:我记得印象记得最清楚,有一个甘肃的学生,一个女学生,她觉得我的活做得漂亮,慢慢的给我带(生意),我到98年的下半年,我的活才慢慢的好起来。
从那之后,蔡师傅的生意渐渐好转,修鞋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有高档皮鞋、旅游鞋、保暖鞋等等。这二十年间嘉兴流行什么鞋,蔡师傅比专家还要清楚。生意虽小,但是也能折射出一片天地。以前也曾羡慕过人家住好房,开好车,但是到了这把年纪,蔡师傅早就已经看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用攀比,更不用自卑。对他来说,把鞋子修好,让客户满意,就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来源:小新说事

是的,很良心

摊位在哪

修的也太便宜了,出来吃碗饭都不够呢!

为了生活,只能自己拼,谁都是这样的,只是拼的方向不一样
是,都不容易

社会底层人生活都不易

摆在哪里的

越秀南路和文昌路交叉路口过来一点

大哥你就算把价格翻一番我也没意见,比起那些炒房的,我敬佩你

这个摊位是不是西马桥门口

不是吧 长得不像啊

现在啊 坏了就扔 修鞋的越来越少啊
在越秀路上 文苑宾馆斜对面 文昌路与越秀路十字路口往南一点点

我在嘉兴学院上学那会就知道他,毕业都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