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很多种了多年大棚的人正在慢慢放弃种大棚的工作,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却在不断的重新拾起这份事业。怀抱对农业这份事业的憧憬赴汤蹈火。然而很多都是踏着前辈的尸体在艰难的前进。
种植大棚有人喜欢有人忧,为什么种大棚越来越不赚钱?为什么农民自己种植一两个大棚不请工人还可以赚一点,反倒种植多了不赚钱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一个大棚的种植成本。先弄清楚我们每生产一斤蔬菜的成本是多少。以番茄为例;
大棚番茄的主要成本如下(以80m的大棚为例):
1、种苗:2300*0.75=1725元
2、薄膜:1200*1=1200元
3、有机肥:600元(各地有差异)
4、化肥(复合肥+菌肥):400元左右(各地有差异)
5、地膜:150元
6、大棚折旧(农民一般自己种不会算这个进去但商业种植必须计算到成本里面去,以最普通的大棚6.5万来计算10年收回成本,每年折旧):6500元
7、水费(从定植到收获大概浇水5-7次,这个看情况,各地水费不一样和计算方式不一样,这里以大水漫灌每个小时15元计算)15*7=105元(保守水费)
8、结果期追肥:3*200=600元,每次追肥200元。
9、人工(越冬茬从定植到收获结束约7个月时间,按一个人工每天50计算,实际有的发达点的地方50元一天是请不到人的我们按最低工资计算):1500*7=10500元
其他小项不在计算,综合成本约为21780元。也就是说一个大棚如果你只种越冬一茬,一茬投资约在2.2万左右。我们在算每斤的生产成本。80m的大棚按15000斤的产量计算再去除10%的次果实际精品果子13500斤。就算按照最保守的成本计算每斤番茄的生产成本在1.6元左右。算出生产成本,这下你就知道你的西红柿平均销售价格如果低于这个价格你基本就是亏钱。
那为什么农民自己种植自家一个大棚还感觉是在赚钱呢?就是农民自己种自己的大棚赚的就是人工,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打工找了一份一个月高于1500元工资的工作而已。但如果你按照农民自己种植大棚的计算方式来计算规模种植的成本那就大错特错。规模化后还要增加地租成本和请工人管理失误,不能精细化管理带来的风险。所以不管是生产成本和投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稍有失误就会亏损。
但是想在农业这个领域赚钱,不规模化视乎有赚不到什么大钱,就算一户种植一个大棚估计赚的钱也就够一年的日常开支,也存不到什么钱。那如何才能扩大规模后还可以降低成本赚钱呢?首页我们分析大棚种植的几个主要大项成本。
人工。种植大棚降低人工的投入可通过减少人工投入和提供工人的工作效率入手,例如,吊蔓可采用吊蔓夹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浇水追肥可采用滴灌或水肥一体化,不仅可以提供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节省人工。番茄授粉可有原来的人工点花、喷花改为蜜蜂授粉都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投入提供工作效率。
大棚温控可采用智能自动放风机等提高机械化程度来降低人工投入。总之,不管你是种植大棚的新手还是种植大棚的老手,也不管你一年种几茬每茬都是新投资,成本要控制好才能有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