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应该如何出资

【100个创业法律小学问】002公司股东应该如何出资
出资制度
自新《公司法》出台以来,我国已全面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除了特殊类型的公司外,公司注册既不限制注册资金金额也不要求实际出资完成,只用根据公司实际需要进行缴纳即可。
股东出资方式
1.货币出资:此处的货币多指人民币,但并非专指,使用符合条件的一切货币出资都是可以的。但是在使用非人民币货币出资时,应特别注意汇率风险、通胀风险等市场风险。
2.非货币财产出资:可以使用货币估价+可以依法转让+无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格非货币财产。该类财产在实践中多表现为实物、知识产权、股权、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使用非货币财产出资时还必须满足没有权利瑕疵或者权利负担、履行法定转让手续这两个条件。
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公司股东不得以劳务(在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晓玲律师建议
1.“认缴”不等于“不缴”,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后公司股东仍需要依据其认缴出资额承担责任,而在企业分红环节,则是按照实缴出资额来分配利润。
2.土地所有权是不能用于出资的,并且用于出资的土地使用权仅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地土地使用权,该土地使用权必须是未设权利负担的使用权。
3.货币出资手续简单、后续稳定,故在货币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货币出资,在选择非货币财产出资时应使用法定的手段进行估价,并且注意了解不同非货币财产出资的不同限制条件。
4.股东出资增资容易减资难,增资只要股东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即可,减资还需要财务审计,向债权人公示,安排债务清偿计划等。故在决定出资额时应考虑全面,确保出资稳定性。
泰和泰黄晓玲律师:专注金融证券、房地产、民商事诉讼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