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南抖音,北快手”的传说,但这两大门派到底有什么区别?快手号出售购买可以点击进入网站,拥有更多选择!
场妹今天就来和你掰扯掰扯。
不同的用户定位
抖音是国内日活跃用户数破4亿用时最短的互联网app;而快手的注册用户超过7亿,估值超过250亿美元。
抖音是以时尚、年轻用户为主:
一二线城市:抖音一二线城市用户数量占比显著高于一二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二线城市的产品定位十分明显。
年轻人:90后、95后甚至00后这一群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乐于分享生活、喜欢追逐潮流的大学生或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是抖音的主要使用人群。
而快手上的“老铁”们是下沉市场人群。
学历较低:下沉市场人群来自三线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这群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到10%。
可支配时间比一线城市人群长:超七成用户有手机依赖症,下沉市场人群偏好短视频和段子超过综艺和游戏。在短视频消费里85.7%的用户偏好幽默搞笑内容。
偏爱现场感,愿意参与创作:这些用户喜欢带烟火气,有现场感,充满“人味”的视频。他们除了作为一个内容消费者以外,很多用户喜欢成为内容贡献者。
迥异的算法分发机制
抖音内容分发主要靠系统算法推荐。而快手内容更多是由老铁帮助分发。
抖音的算法机制是去流量中心化算法:
1.智能分发
新视频流量分发以附近和关注为主,再配合用户标签和内容标签智能分发,如新视频的完播率高,互动率高,这个视频才有机会持续加持流量。
2. 叠加推荐
以内容的综合权重作评估标准来进行叠加推荐,综合权重的关键指标有:完播率<点赞量<评论量<转发量,
3. 热度加权
经过大量用户的检验,层层热度加权后的视频才会进入了抖音的推荐内容池,接受几十到上百万的大流量洗礼,各项热度的权重依次为: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完播率。
快手的算法机制注重社交:
1、强调基尼系数
普通的用户可以分配到流量,特别大的流量账号很难找。
2、粉丝忠诚度非常高
在快手上发布一个视频,经过后台内容审核之后提取标签,会分别出现在关注和同城两个界面上。一方面关注的粉丝能够马上看到新作品,另一方面让作品在同城乡里乡亲面前曝光。
快手的意图是,用户看完内容不要马上走,最好在评论区聊一聊,激励创创作者和消费者建立起某种社交关系。
有这样一种描述,抖音媒体化,快手社区化。抖音相对来说头部内容集中,适合全民性的内容,更多受到了媒体、网红、机构的喜欢。快手内容更丰富,容得下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人格化的社区氛围强。
不一样的直播玩法
因用户、算法机制的不同,抖音、快手的直播差异也很大。
抖音凭借着日活4亿的超级流量池,已经成为直播卖货新入口,涉及产品类目广。流量巨大。只要视频做得好,直播有内容,可以零成本获取流量。内容界面较为精致,对于打造店铺品牌,做形象宣传非常有利。
和抖音的“以内容为中心”不同,快手的算法机制是以人为核心,以人带内容,更偏重社交化。
快手形成了其独特的老铁社区文化以及老铁经济,粉丝对主播更忠诚,这种高粘性为直播带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快手定位于低线城市的用户群体,下沉用户最为显著,其中三四线用户占比较高,主要的带货商品偏好大众品牌。用户相对更容易信任主播,转化率高,粉丝关注度高,取关率低。
其实“南抖音北快手”这一说法已经不那么准确了,这两大短视频平台的差异并不是一个地域特征就能概括的。
抖音、快手各有千秋,唯有深入地去了解他们的差异,才能做出传播量大、效果好的短视频。
歪,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