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一篇《税务局如何锁定偷税、漏税目标》引起大家热烈讨论之后,仔细研读了大家的评论,发现要求税务局对偷漏税要严查到底的呼声很高,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税务局对一些偷漏税现象无法管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税务局为什么不能对偷漏税一查到底?
按照我们一般人的逻辑理解:经济形势好→企业发展好→企业赚钱了→税收高。说的直白点,就是税收的高低与税务局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经济形势的一个反应与体现,收到的税高,说明经济形势好;收的税少,说明经济形势差。税务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相关政策,税收收入的高低与税务局没有关系。 但是国家给税务局祭出了一个大杀器----任务目标。也就是说每年的年初,税务局会得到政策下达的税收目标任务,这个任务怎么来的呢?根据上一年的完成情况,你如果去年目标完成的轻轻松松,这就反应出来经济形势不错,还有增收的潜力,那么今年就会增加税收任务,如果你是税务局,会怎么处理?首先税务局要思考的是“本地区能收多少钱”,然后是“找谁收,通过什么方式收”,最后才是“今年应该收多少钱”,也就意味着其实在年初税务局就有个基本框架,偷漏税现象根本就无法预测,也不在考虑之列,只能算是意外因素,如果因为严查偷漏税现象导致自己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进而导致政府增加税收任务,那么明年,后年,怎么办呢?所以从政治因素来说,严查所有偷漏税,是根本行不通的。
好,我们再来说道说道企业的财务问题,真的是扯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企业每天所想的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利润尽量压缩,最好是亏损,所以,只要税务局去查,不敢说100%,70%的企业都存在偷漏税现象吧。ok,税务局现在怀疑某企业存在偷漏税现象,第一种方式严查到底,最后让其补缴10万,这对动辄上亿的税收任务,根本就是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因为此次补缴导致失去了一个税源。除此之外,查账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但是每年的税收任务那么紧张,哪里有多余的人手供你去查一个小企业的偷漏税呢?第二种方式象征性的查一下。集中人力,物力主要严查大公司的账目,一旦查出点什么,当税务局与企业进行交涉时,底气十足,让其乖乖多交几千万根部不是什么大事,轻而易举完成任务。
最后,税务局的大政策是“抓大、控中、放小”,对大企业、大公司的绝对的严谨,对小公司、小企业、个体户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别太过分,税务机关不会对你进行彻查,或者罚的你倾家荡产。很多人要求税务公平,其实考虑到现实实际情况,税收公平、透明、合法这只是其中一个要求,还有个万万不能忽略的指标----目标任务。
欢迎与大家一起探讨相关税务问题,或者给我留言,我会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