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记者 熊筱伟)1月20日,在蓉举行的2017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年会,发布了《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状况蓝皮书(2017)》(简称《蓝皮书》),提出截至目前,全省75%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集中在一个区——成都高新区。
什么是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它被称为知识产权“中介”,代理当事人处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包括申报登记、侵权维权等,是针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基础性服务机构之一,对知识产权申请、保护有重要意义。
为啥会集中在成都高新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区改革专委会委员徐光宜认为,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活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相关产业活跃度和政策环境的优越,“需求和环境,促成了机构集聚。而这反过来将对当地创新创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2017年底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验收,正式进入示范区建设阶段。根据《蓝皮书》,2017年该区新申请专利累计28576件,同比增长15%;前11月共授权专利8127件,同比增长12.3%。2家单位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目前该区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及培训服务等六大业态呈现全面发展良好态势,并在知识产权运营、评估等负面实现突破性发展。
《蓝皮书》发布单位、成都高新区知识产权服务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助力该区进一步优化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推动建立联盟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等,引导行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