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管理的十大内容

内容一:保持和改善
内容二:关注结果,重视过程
强调以过程为主的思考方式,因为人们只有通过对过程的改善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如果原计划的结果没有实现,那么肯定是某个过程出了问题。
假如不重视过程,pdca/sdca循环,qcd(质量、成本、交货期),tqm(全面质量管理),tpm(全员生产维修)以及jit(准时生产体制),所有这些在不注重过程的企业内实施都会失败。
内容三:关注员工的动作
有无存放动作?
有无多余的空手等待?
有无断点和不连续?
有无单手作业?
有无人员频繁走动而不作业?
有无人员在焦急的寻找?
有无人员在等待?
有无人员1小时都不抬头?
……
内容四:遵照pdca/sdca循环
同时,要以数据说话。
(1)解决问题,需收集、分析相关数据,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绝不可 凭“经验、直觉、感知”草率从事。
(2)日常统计、计划、实施报表,qcd数据表是现场采集的基础数据。
内容五:视下一道工序为客户
内容六:标准化
(1)标准就是样板,是所有工作的依据,它将成为生产活动的基础。
(2)标准显示了迄今为止所能想到的关于物品的状态及工作的做法中最完善、最优秀的一面。
(3)标准也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技能的提高、改善而不断提高的。
内容七:5s ——将现场可视化
(1)seiri(整理,即把不必要的东西清除出现场)
(2)seiton(整顿,即把留下的东西做好“三定”管理)
(3)seiso(清扫,即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洁)
(4)seiketsu(清洁,即运用上述三项原则并注重自身行为)
(5)shitsuke(素养,即自觉性)
对每个人都必须单独确定遵守5s的相应义务。是否制订有5s的标准?员工们遵守这些标准吗?员工们应根据必要每小时、每天或每周收集数据并填入图表或检查单中。为了建立自觉性,有必要每天下班前填写有关数据。
内容八:消除muda(浪费)
过量生产引起的muda
库存引起的muda
次品/返工引起的muda
动作(行动)的muda
过度加工的muda
“等待”所产生的muda
运输过程(搬运)中的muda
管理的muda
也要注意设备6大浪费:
(1)停工时间
a 、因设备引起的停工时间
b、应组装、拆卸和调整所带来的停工
(2)速率损失
a、空闲和转换的损失
b、运转速率降低
(3)不合格的损失
a、开车稳定前的损失
b、工艺损失(废料、返工及不合格)
内容九:异常管理
(1)计划变动:灵活地应对生产计划,有计 划地实施操作规程、训练计划,就能够应对变化,顺利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设备异常:为了使异常停止成为零,应把握故障、不良的主要因素,明确与专业检修的任务分担,按照检修基准书的要求,切实维护管理好设备并对设备加以改善。
(3)产品异常:三现主义
内容十:安全管理
创造一流、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企业和管理层的工作重要内容。不安全的条件+不安全的设备+不安全的行为=事故。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最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