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事情一堆,随便吐槽


吐槽1:户口问题,本人农村户口,媳妇外地人居民户口,我第一胎是个女儿,为了不想生二胎和孩子读书,媳妇户口一直没迁回随州,老娘一直在我媳妇那念,结果二胎放二,顶不住了,生吧,老天照顾,生了个儿子,然后把出生证这些寄回老家让老父亲上户口,媳妇回家过暑假,一看儿子是居民户口,说是户籍改革,对老百姓有益,其实我个人没多大意见。但心里还是不爽,三十年前我想上居民,你让我买,现在我想上农村户口,你说改革,你怎么不给我改个北京户口。

吐槽2:前一段时间在论坛里看到一网友说农村人都跑城里,前面买的房子,过二年就卖掉。我只能讲生活在城里的人不晓得农村人的苦。说实话,我是真不愿意在城里买房,但你不买娃子读书怎么办,原来还有一个乡村学校,现在村与村合并,农村学校全部没了,小娃子读个幼儿园都要上镇上去,大人住在山里五岁多的娃子,放学校里谁舍得。租房子吧,还不好找,都是让爷爷奶奶在城里陪读,然后周末回家。到随县打听一下,有多少山里人到随县买房是为了自己享受的,80%为了娃子读书。

吐槽3:老人问题,随着社会进程,中国人为了下代过得好的思想观念,儿女都在外打工,有的能力强在外面出人头地了,衣锦还乡,但农村出去的人有多少能靠打工出头,工资低,没见识,学历低,大部份的工资估计只能够家庭开支,随州的人情快追上二线城市了,我在二线城市送礼是多,但别人都有回礼,算一下其实就是收了一点点礼金,对比随州人情开支是一个很大的支出,随州老人对下一代更是没话说,我的老父亲60多岁了还在家里搞袋料香菇,每次看着他那个样子,眼泪都在肚子里,劝他,他都是讲我还能动,能帮你们一程是一程,像他们这样的劳累下来,身体一出问题,农村医保那点报销的钱和城市医保根本不是一条线,又看一下儿女们的家境,善良的老人们肯定不愿意拖累儿女,很多选择寻短见。

吐槽4:孝道问题,这个不太想讨论,我们大随的风格是对丈母娘那边大方的很,对自己的老子扣门的很,我有一个堂弟,房子,车子全部是我二爹在农村给他一点点的搞起来的,娃子我二妈给他带着,有一年大过年,二爹在家发脾气,两个老人在家搞了一年,儿子媳妇回来毛都没看到,两口子在那商量给丈母娘几千块,还要把家里养的鸡提几个过去,然后还在讲小娃子没带好,我二妈当时眼泪就下来了,二爹是个急脾气,家里吵翻,这种状况一发生,婆媳关系,父子关系,就完了。
还有随州现在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风气,那怕是在外面卖的赚到钱,回来大家虽然是背后骂一声,当面还是。。。。。,人都向钱看齐了,就没有人情味了,反正老子有钱就行,其它的是次要,一看老爹 老娘这样,拖着不晓得花几多钱,还不如让他早死,估计好多不孝子都这样想的吧,这个年龄了迟早是要死的,拖得还受罪,死了就解脱了。。。。。。。。真的是一声长叹。
去年给我爸讲,儿子对住你,三十几岁的人了还要让你们补贴,拿你们的钱真的是伸不了手,老爸当时说了一句话,没得事,村里有的还逼他老子的钱呢,你是我自愿给你的,有什么不好意思,让我一声长叹,什么世道。。。。

咵的都是实在话,只是...唉...

确实都是现实问题!唉

说的都是实情。一齐往钱看。

咵滴骚实在,大清早搞滴我眼泪直打转

不要抱怨社会或他人,把自己的生活过好,让老人安心比什么都好,其他的神马都是浮云。

看了这些我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太现实了

只能说我们的生存能力追不上社会上舆论认为应该达到的生活水准。中华上下五千年,多少代人了,也就我们这一代没怎么尝过饿肚子的滋味。这已经非常难得了。但不知道这个社会的舆论是怎么了,必须得过怎么怎么样的日子。也确实有些人不知道怎么的就过上了那种日子。且现在非常流行有钱的可以明目张胆的骂你没钱的是个穷鬼如何如何的。好像人穷了比搞缺德事捞到钱的还可耻。

现实社会,真实写照

80年代,把你的户口卖给你让一些部门赚了不少钱
从户口上制造不平等,利用户口作为杠杆撬动两头的人的荷包,这样的行为真的很可耻。

不要再说了,看多了心里难受……

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问心无愧就行了。
户口上在哪一方,应该是自己的选择,不是派出所强迫的吧,没什么可抱怨的。
买房不买房,还是看自己的选择,也可以租房子的。前几天我们几个同事算账,结论是租房比买房划算。
老人的生活,特别是农村老人的生活,真的是很辛酸,其实城里很多老人的生活也很辛酸。尽最大努力对老人好,让老人感到被需要、被关心、活着有价值就不错。他们老人家并不在乎劳动与付出,现实生活也不可能让老人们都那么安逸。多给老人打电话,给老人买些小礼物,在家的时候陪聊天,生病的时候及时送医院,照顾他们的生活,让自己安心,让老人安慰,就行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加油赚钱才是王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做精出成绩

孩子一出生,父母这一辈子就都是为了孩子在过了

想一想做父母的,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