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次创业都是被逼的,就像一个良家妇女被逼进了青楼。
作者 / 吴海 桔子水晶吴海
我公司又卖了,这是我卖的第三个公司了,价格比前两次高了很多,卖了37个亿。
让我讲创业史?我心想我能讲个啥啊?因为:
我三次创业都是被逼的,就像一个良家妇女被逼进了青楼,至于怎么创业,呵呵,进了青楼的良家妇女不会的也都会了– 赔笑,陪酒、卖身、躲大盖帽… …
今年是被逼创业20年整,晚上睡不着觉,想想还是写出来,总之,除非有人再逼我,我应该是再也不想创业了。20年被逼创业够了,干不动了,把弟兄们安排好后就该回家带孩子了。
我的20年创业轨迹
20年基本创业轨迹是:
打工(96年) – 被逼创业(97年) – 卖公司(99年) – 打工(00年) – 被逼创业(02年) – 卖公司(04年) – 打工(05) – 被逼创业(06年) – 卖公司(17年) – 打工(现在) …
第一次创业:1997年,商之行,国内第一家旅游预订公司,创业原因:被前面公司解雇;
第二次创业:2002年,财富之旅,在线旅游服务公司,创业原因:被人耍了;
第三次创业:2006年,桔子酒店,设计师酒店集团,创业原因:大哥希望我做,不好意思推辞就做了。
当然,这些被逼创业都有我个人原因:性格比较软,涉及到自己利益被侵犯时不好意思开口,最后这个弱点被人利用把自己玩了,当然现在我应该不会让人白搞
第一次创业的原因
被解雇了
1997年我被解雇了,起因是赤裸裸的公司政治。
那时我是一家外企北京的总经理,市场不行公司快死了,总裁也被美国总部解雇,来了一个港怂(作者注:港怂指的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香港人,为了利益可以赤裸裸不择手段说谎的那一代人)做代理总裁,一个美国老头做顾问,我被夹在俩个人中间。
那个港怂怕总部请的老美顾问做ceo,他知道美国总部信任我,于是让我跟总部说那个顾问能力不行,我直接拒绝了,于是他以我出差超标把我解雇了,当时也没什么劳动法,于是我失业了。
这家公司做的是机票预订系统,由于当时国家禁止外资做民航生意,我走之前提出可以做酒店预定,当时国内还没人做,我还组织一个队伍做了市场调查。我走之后为了证明我是一笨蛋,他们放弃了这个项目。
被解雇了,逼的没办法,就创业吧,做了酒店预定为主的公司商之行。
年轻一代可能不知道这家公司,想想携程今天的市场地位吧,当时我的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酒店预订公司,公司卖的时候规模大概是同期携程的100倍。
当时卖的原因也是大股东要卖,我就把公司卖给了在香港的所罗门兄弟(后并与花旗)亚太地区总裁的家族基金,我的股份他们没买,承诺一年后我想卖可以卖,但没跟我签合同。
当时我穷啊,没见过钱,可想把自己的股份卖了,于是问了两次跟我签买卖合同的事,他们因种种原因一直没准备合同,于是我认为又被港怂骗了,不再问他们合同的事情。
(现在想想,其实是我的错,当时没经验,不懂得他们只是财务投资人,他们不懂业务也离不开我,其实要是我没走可能中国旅游格局就变了,可能根本就没携程了,这是后话)
那时携程刚创立,季崎找我请我过去,并且承诺会买我在商之行的股份,承诺携程股份等等,我想这次我不能再相信口头承诺了,于是要他准备了合同,并且加盖了携程的大印。
至今记得上携程的第一个日子,三八妇女节,2000年3月8日,任携程副总裁,后来迅速提到了资深副总裁,后来我的好友梁建章做了ceo之后,也跟我谈了准备让我做coo的事。
第二次创业的原因
被耍了,赌一口气
在携程最大贡献是两件事,一是转型,二是把业务做上来了。
转型:我进携程的时候携程规模大概是我自己公司的1/100,那时候携程纯做互联网,根本没有交易,我主要工作就是帮着转型,就是所谓的水泥+鼠标。
从加大呼叫中心建设,完善酒店bd队伍,建立销售队伍等等,梁建章那个时候是cto,他知道我有技术背景,公司网站设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都让我参与。
业务:大家现在偶尔能见到机场发卡就是我干的事情,我把以前自己发明的人海发卡战术在携程发扬光大,那时候发卡人员基本工资900块钱左右,干得好的业务员发卡带来业务提成能到10000多块钱,于是发卡人员发动全家老小没日没夜发卡,那时候夏天的晚上你在上海的外滩、北京的王府井到处都能看到携一家老小发卡的壮观景象。
直接的效果:我进公司预定大概是一个月300多间房,2001年我走的那个月做到了10万间房。
对了,在携程做得另外一项工作是帮助融资,第二轮融资的商业计划是我写,业务这块也是我谈的。记得当时我还问沈南鹏要第一轮融资的商业计划参考一下,他讪讪一笑说,第一轮融资还没来得及写完商业计划人家就投钱了,也是能理解,第一轮融资正好是互联网泡沫时代。
我离开携程的原因也很简单:
第一是承诺给我的股份变成了期权,我没做声,其实我是95年就拿过期权的人,自然知道期权和股份的区别;
第二是答应买我原公司的股份一直没兑现,我当时进公司也没催他们兑现,因为我觉得我手头上有盖了携程大印的合同,我想他们应该不会耍流氓。
过了大半年我开始催的时候,他们说第二轮融资他们没披露这事,让我卖给原来的股东,差价由他们以分期付款和涨工资的方式大概三年时间补齐,这个确实是耍流氓了。
跟我一起来携程的上一家公司的同事想自己再做,我毫不犹豫地出钱了,女朋友也过去工作了,这家公司叫做财富之旅;自己后来则回家复习gmat考试准备去哈佛读书,无奈2003年非典,我被逼又出来做这家公司。
我在携程这段事怎么说呢?当时来跟我谈让我加入携程的是时任ceo季崎,后来他离开携程做了如家和汉庭(现在的全季),他现在又把我做的桔子酒店收购了。
收购前为了让我同意卖给他,季崎找我喝了几次酒,我和季崎也特意聊过这段往事,因为我怕了。
他说当时他不知道跟我签合同没执行的事,我走的时候也没说原因就走了,他说当时我真应该拿烟缸砸他脑袋,因为他没做到。其中一次喝日本清酒他喝高了之后他抱着我流泪,说,对不起了,兄弟,希望能给他买桔子酒店的机会,兄弟们一起接着做。
想想也是,当年我不成熟,太冲动了。如果我走之前说了他欠我的,甚至真拿烟缸砸他,也许就没这事了。总的来看都是大家年轻,都有责任。这次是大股东要卖桔子酒店,我不愿意也没办法,但是和季崎聊了之后发现他的变化也蛮大,我当时随口说后海的那家酒店我有情节希望留下来给我,他也很痛快地就说给我了,人老了确实成熟了,也可能是人有钱了境界不一样了。
第三次创业
大哥想做,我不好意思不做
第二家卖掉的公司叫做财富之旅,也是做在线旅游服务的公司,估计当时的规模应该是在携程、艺龙之后吧,算是第二梯队排名前面的公司。
这家公司我自己大概做了2年,毕竟家底不够厚缺钱做大,在融资的问题上与合作伙伴发生争执,最后我选择了不伤和气不做了,全部卖给了新浪,改名叫做“新浪财富之旅”。
财富之旅做得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倒是卖给新浪后应该有机会借助当时新浪的平台冲一下,可惜新浪当时买的原因是因为看见携程股票好,以为买了之后能让新浪股票上去,可惜股市并没有买账,新浪也就把这家公司当作鸡肋,最后卖给艺龙了,我又开始打工了,在艺龙做副总。
当时新浪出面来买我们公司的是时任coo老林,之后我们成为了好朋友,现在他是著名的投资机构dcm的老大,唯品会,58同城就是他投的。
我们两个都在新浪的时候常聊旅游行业,聊如家、七天未来的事,但是因为我们都在新浪工作,为避免利益冲突,我们也从没聊过自己做酒店的事。
后来新浪把我的公司卖给了艺龙,老林也从新浪出来了但还没加入dcm,这时候没有利益冲突问题,他跟我说做酒店吧,我想,当年他代表新浪买了我的公司帮我挣了一些钱,虽然我知道这是新浪的决定,但是我这人比较执着地认人,我就是觉得是他帮的我,我无论如何也应该报答大哥,于是我就做了桔子酒店。
不会有第四次创业了
第三次创业做得桔子酒店做得不算大,卖给季崎的华住的时候加上没开业的200多家,唯一有点小成就的就是桔子水晶酒店系列的中高端设计师酒店定位得到市场的认可,在中高端也算是有名气的品牌。
卖给季崎之后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打工生涯,理论上我是不会再创业了,20年干够了。
我现在的任务是保证华住兑现买桔子酒店时对大家的一些承诺,保证弟兄们的利益,帮助老季完成整合和过渡,有时间就帮华住整整品牌和营销策略,差不多就该回家带孩子了。
这就是我被逼创业的故事。
我真的不想再有下一次循环,我累了。
代孕妈妈
至创业者:
我知道你们可能大多数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个代孕妈妈,或者你觉得是养个猪,肥的时候该宰,赚钱走人。
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一样太感性的人,最后钱对你当然很重要,但是可能有些感情会超越钱。不管怎样,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代孕妈妈,职业的去做事情,投资人的利益还是要放在首位,孩子舍不得也没办法。
如果你想找好的投资人,一个愿意让你养孩子,并且愿意照顾你感受的人,我建议你找他们:
1)林欣禾 (hurst lin),我的挚友,美籍华人,新浪创始人,dcm的general partner,他投过唯品会,58同城,途牛等公司,非常成功的vc。他和我一起做起这家公司,公司最难的时候他对我不离不弃,直到最后一刻的时候还守在我身边,愿意不卖他的股份一直陪我走下去。
2)张松毅,我的良师益友,原摩根斯坦利亚太区总裁,原新浪董事。低调超级富豪级投资人,低调到走到大街上都以为是一个瘦小的教语文的乡村老师,旗下基金之一叫mantra,他在最后跟我说,“你去再做一件你喜欢的事情,你自己做大股东,我支持你”
3)杨向东(x d yang),我的师长,凯雷(carlyle)的亚太区老大,凯雷可能大家没听说过,他们是跟黑石一个级别的基金,很多国家的主权基金都把钱给他们管理(包括中国政府),杨向东最著名的案例是太平洋保险,大概投了5亿美金,拿走了60亿美金左右。最近的麦当劳并购案就是他和中信做的。老杨讲道理,照顾管理团队感受,他做deal时一定会考虑团队。人很好,本人做慈善,太太专业做慈善。缺陷就是他们太大,一般只做一亿美金以上的投资。
4)江天一(tony jiang),我的兄弟,oceanlink的创始人,专注于旅游行业投资,基金成立一年多时间,但已经主导并参与了艺龙、去哪儿的退市,开元酒店集团的股权收购,欧洲ruby hotel股权收购等。此人宅心仁厚,他一直在帮我努力组成财团投资支持我自己收购,最后由于我的原因没有成功,他反倒一再抱歉。周五晚上我的团队都很难受,他在电话里一直在安慰他们,他打电话跟我说“我很抱歉,此时我不能在北京陪你们… …”
5)梁建章(james liang),携程董事局主席,我的挚友,携程时我的领导,携程也是oceanlink的lp。当我在周六最后一搏的时候,个别投资人对我组成的财团没有定金的情况下投反对票。此时,老杨正和马化腾等人在登山,老杨告诉我,他问了马化腾,他说梁建章只要说过的事情,肯定算数。我想一个人混到业界大佬们一致评价“他说话算数”这几个字就已经没白活了。
6)张驰(eric zhang),我的好友,泛大西洋基金亚太地区的头儿,也是ocean link的lp,泛大西洋基金大概有200亿美金的规模。凯雷当年投我的时候就是他力推的,这次他和tony一起和我战斗到最后一刻。他不会说话,有时候挺伤人的,但是此人实际心地善良。
还有这次支持我好多投资界好友在此不一一详细列出,他们包括高盛直投老大stephanie和tim,中信投资的韩磊,原intel资本中国的头儿richard,天使投资人ker,从凯雷出来看的小justin等等。
这段对话,这就是我的投资人,如果创业者碰到他们这人人的投资,是你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