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9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市委召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助力大连振兴发展”新闻发布会。大连市税务系统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大连国地税决定于5月1日全面推行国地税业务一厅办理。届时我市15个县市区国地税主办税服务厅100%可以办理所有税收业务。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启动,并在高新园区、保税区、长兴岛、花园口和长海县5个区县试点推行。这个消息在我市广大企业中引起较大反响,“一厅办理”的全面推行意味着企业可以节省大量“跑事”时间,是“放管服”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服务意识,站在企业角度上考虑问题,助力大连振兴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地税业务能在一个办税服务厅办理真的太好了,以前每个季度来报税的时候要分别到国税大楼、地税大楼,我们单位在大窑湾,业务还多,一办就是一天,时间全耽误在路上了。现在好了,只要到一个地方,以前一天能办完的事现在半天就能办完所有事情,大大节省了我们的人员成本。”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某精细工程陶瓷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曹会计说。
记者了解到,市地税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推进国税、地税办税服务厅合作共建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为指导,以优化纳税服务、方便纳税人办税为目标,通过合作共建,整合国税、地税服务资源,优化办税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跑、跑多次”的问题,不断提升纳税人获得感和满意度。
据悉,早在2016年2月,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就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国税、地税互设窗口、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等形式,加强国税、地税办税服务厅合作。在两级税务机关共同努力下,全市16个主办税服务厅全部实现了联合办税,其中12个互派方式、4个共建方式。已有30个驻外税务所实现联合办税,其中10个互派方式、19个共建方式、1个共驻方式。驻外税务所合作面达有条件合作税务所的77%。市局和15个基层局全部实现了政府政务大厅窗口的全职能。部分国地税关联度较高的业务可以实现纳税人一厅办理。
2017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加快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的深度合作,一方面继续扩大联合办税面,丰富联合办税窗口职能,充分发挥联合办税窗口在国地税涉税信息采集、联合注销税务登记及四方协议签订中的作用,为纳税人节约办税时间50%以上;另一方面试点推行“一窗一人一机”联合办税模式,即前台办税人员利用同时安装有国税、地税核心征管系统的计算机,通办部分涉税业务。已有7个基层局39个窗口实现“一窗一人一机”联合办税模式,让纳税人体验到纳税人“进一个门、叫一次号、到一个窗、办两家事”,进一步提高了办税效率。
“我一个朋友在长兴岛有一家企业,他告诉我他那边已经可以一窗办理国地税业务,我一直很羡慕他们那里。”纳税人林先生说。2018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共同提出将于2018年5月1日全面推行国地税业务一厅办理。按照“全面推进、创新突破、积极稳妥”的原则,业务、窗口、人员、事项四方面整合国地税现有征管服务资源,加快推动国地税业务一厅办理,为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国地税机构改革平稳落地做好前期准备,进一步增进纳税人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届时我市15个县市区国地税主办税服务厅100%可以办理所有税收业务。“像我们这样小本生意,店里就两个人忙活,每次来报税都是匆匆忙忙的,有时候店里人手不够还得分两天办完,要不就忘了。现在好了,我们这个小店就在税务局门口,在地税办完所有事就行了,再也不用倒好几路车到国税了,方便了。”中山区某教学用品商店老板老万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