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女子岗 绽放在斑马线上的铿锵玫瑰


无论春夏秋冬,还是狂风暴雨,在巴城回风十字路口,总有几名身着警服的女交警执勤的身影。这7 名美丽的警花犹如一朵朵铿锵玫瑰,绽放在繁华喧嚣的马路上,成为巴城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上岗点执勤的英姿
回风女子岗 一个“大妈”加六个“娃”
2016 年10 月1 日,巴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抽调了7 名女警,在巴城回风岗亭设立了女子执勤组。女子岗设立之初,有些市民认为这是在搞形式主义,但4 个多月过去了,女交警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
7 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是组长王海燕,37 岁,因为工作和生活都比较照顾其余6个90 后,她也被昵称为“ 大妈”。回风每天车流量大,高峰期拥堵时间长,为了疏导交通,女子岗的队员们每天7 点过就要准时赶到现场执勤,傍晚大家纷纷下班回家时,她们还要在岗位坚守。
“ 过年这段时间车多,站着打手势,一站就是一上午,下岗后常常两腿发软,双臂连举杯子的力气都没有。”队员何琪说,回风地势开阔,夏季阳光毒、冬季风大,加之车流量堪称巴中各大路口前三,工作十分辛苦,但每天看着车流、行人在自己的努力下井然有序,心里就十分高兴,也就有了动力继续坚持。
王海燕告诉晚报记者,队里的姑娘们都是工作狂,岗位设立以来,7 名队员一直是全勤。
执勤期间,任何事情都不允许执勤人员走下岗台。图为李蓉和王海燕换岗。
包揽苦活累活
她说“只要道路畅通,一切都值”
“小蓉,走我们去抬岗。”7 日上午,因为执勤需要,要将100 多斤重的岗台移到十字路中央,王海燕便悄悄叫上队员李蓉,当2 人费力将岗台安置好又回到岗亭内时,其他几个队员仍毫不知情。“大妈就是这样的,有些事儿自己悄悄就做了,就想我们多休息下,其实她才是最累的。”队员李蓉说。
除夕那天中午,本该另外3 名同事执勤,但王海燕私下换了岗。当万家团聚的时候,王海燕就在离家不足10 分钟车程的岗位上坚守。王海燕的母亲私下抱怨说,“咋每年过年都是你执勤,弄得我们团年人都不齐。”母亲嘀咕让王海燕无奈一笑:“我年纪比几个小姑娘大得多,回家也方便,不碍事,明年再好好陪您。”她说,尽管有些对不起家人,但只要道路更畅通、市民出行更便利,一切都值了。
年夜饭就是一桶泡面
她说“只要选择了,就不后悔”
回风女子岗一般是三人一组,一人在中间打手势指挥交通,两人在两端护岗。大年三十这天,当市民经过回风路口时惊讶地发现,晚上7 时路口仍然有交警执勤。晚上9 点下班后,2 名家在城里的同事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岗亭就剩下黎晓燕一个人,端着泡面,听着爆竹声声,她格外想家,但一想到明天还要上班,只好把这份思念按捺下来。黎晓燕对自己要求异常严格,在路面执勤这2 年来(包括抽调到女子岗后),她连续两年全勤。她说:“有句话说得好,只要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实习生程彦旗本报记者石耀东)

这个是应该表扬一下, 由其是那个女队长特别负责。每天上下班高峰,特别是早上,去往桂花街买菜的人特别多,有的司机真的很想骂他,偏偏把车停到斑马线上,斑马线行人过马路只有24秒,行人还没有走过,时间又到了,真的很气人。只要女队长在的时候都会看到她在那里疏导车辆,斑马线就会空出来。另外还有一个站岗的老阿姨也很负责。

这个可以顶,我一直觉得在外面执勤的交警(或者辅警)是很辛苦的,值得尊重

种田的农民伯伯也应该点赞

支持 点赞👍

点赞,警察可以说是目前最辛苦的职业之一了。

临时工跑腿的。

一线交警的确辛苦,正如她们回答的那样,选择了就没有退路。为她们的敬业精神点赞!

有些不懂就不要开黄腔,看看人家的警衔再说是不是临时工了。

另外一个圆盘盘脸儿妹妹呢,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