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时尚、方便饮料的热捧,奶茶店遍地开花,成了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日,随着国内媒体对奶茶行业的披露越来越详细,不少消费者了解到奶茶里面根本不含奶。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专业人士表示,由于奶茶制作标准缺失,奶茶中添加剂的含量是否超标没有判断标准,最终导致奶茶的质量监管处于真空状态。成都市场上销售的奶茶是不是奶精勾兑的呢?消费者的反映怎样?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店内体验:
■电话暗访:
奶精勾兑成本低
记者以加盟者身份对各大品牌奶茶进行了电话暗访。“茶与布朗”一位姓黄的负责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不仅仅是‘茶与布朗’的奶茶使用奶精勾兑而成,所有从台湾过来的奶茶都是由奶精勾兑而成的。”当记者问及有无奶茶的相关质检报告时,该负责人表示有质检报告,但却不让记者查看这些资料。“泡泡奶茶”的龙经理说,“公司奶茶确实使用奶精勾兑而成,原材料出于汕头市文辉有限公司和苏州佳禾有限公司”。“七杯茶”奶茶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品牌的奶茶是由奶精制作而成,一杯奶茶的最高成本在一元左右,奶茶纯利润在百份50到70左右。”
“我们的奶茶用的是奶粉和奶精,标准杯奶茶的成本在1.2元到1.3元左右
■行业风向标:
改变传统配方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果麦”、“吉力工坊”、“地下铁”等知名奶茶企业,纷纷对传统的奶茶配方进行了改进。比如“果麦”就直接采用奶粉,“吉力工坊”重推健康饮品——都会健康果茶,“地下铁”实现零反式脂肪酸。
■消费提醒:
奶精无益身体
据了解,所谓奶精就是氢化植物油、糊精(淀粉水解物)、酪蛋白酸钠、奶油香精、乳化剂、抗结剂等成分的混合物,其脂肪含量达百份20到75,热量比淀粉还要高。它不仅不能增加营养,还会提供大量的热量和对心血管危害很大的反式脂肪酸。
贺娟莫凡消费质量报全媒体中心记者田乐
我局2014年7月30日接到贵室转来关于“ 建议制定出台莆田奶茶店行业标准和规范”(编号:PT14073000067 )投诉件后,局领导十分重视,责成局相关科室迅速办理,现根据我局工作职责,答复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9条、21条、24条及25条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在本企业内部适用。
二、如果发现有其他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欢迎直接拨打市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电话:12331,我们将依法依规及时查处。
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食品安全人人有责,欢迎您再次提出宝贵意见。(莆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于 2014-8-6 17: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