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位于贺家池的绍兴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合法性


绍兴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选址在绍兴第二大淡水湖泊贺家池区域,这样的千年湿地用来堆放建筑泥浆,实在是对贺知章大诗人放生池的亵渎。
贺家池6家砖瓦厂既然已经关停,你们的建筑泥浆出路呢?没有了合法砖窑厂,建筑泥浆难道自己会变成建材?
再问,占地340余亩的绍兴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用来处理泥浆,你们土地权证齐全吗?旧址的窑厂,已经是土地手续不全的?现在的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环评、规划、水利等手续呢?
既然是政府项目,更加要合法,做成合法的典范,而不是靠开绿灯,钻政策的漏洞。
此事,望市政府三思而后定。
我们普通老百姓只是提供参考,如果不听劝告,我们将依法向省级、中央媒体反映。
希望绍兴不要再次成为五水共治的反面典型。。。。。。
建筑泥浆要有出路没有错,思路也没有错,错就错在选址,贺家池这个地块来放建筑泥浆,你们实地调研是怎么得出来的?
希望贺家池不要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提醒下晚报读者,5月30日晚报报道的104国道陶堰段附近的“陶然名苑”建筑工地,施工企业正是绍兴万昌集团,该集团以3年一百多万的形式,向贺家池倾倒建筑垃圾等其他垃圾,有合同证据,预付款30万。能指望这样的企业来保护贺家池,能指望这样的企业建筑泥浆能自觉,大家应该警醒。
质问绍兴建设副产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的环评呢?
有没有?
敢不敢公开?
环评有没有走访过贺家池实地周边村民,听取他们的意见呢?
要以治理贺家池为突破口,推动绍兴生态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坚定不移的执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
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优的环境代价,最佳的生态修复方案来保护贺家池。
几千亩贺家池的湿地水域,从价值上无法用金钱衡量,从生态上无法用其他弥补,从人文底蕴上,我们必须对得起先人,为子孙留下这一方美好湿地。绍兴湿地,多一个,难道我们会嫌多吗?
反之,没有完善的源头严控机制,没有完善的过程严管机制,没有完善的恶果严惩机制, 贺家池保护任重道远。
绍兴市建设工程副产品循环利用中心,占地约342.3亩。泥浆池容积为80万方;也就是说,就算不放建筑渣土,80万除以340亩,再除以667,泥浆堆积将近4米。这还不算原有深坑是不规则形状。去掉时间面积,再在马上要来的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如何保证泥浆不外泄。
绍兴市建设工程副产品循环利用中心有没有环评报告,环评报告敢不敢公开?

请你们摸摸自已的良心吧.为了一方的利意.伤了万人群众的生太..............好人有好保...........
绍兴这方面,想出经营是好事,但首要是守法,合法,法治政府,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