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模式的形成


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临汾盆地,系国家规划的设施农业发展最佳地理范围之内“晋冀鲁南、黄淮流域”,全国果菜十强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农民传统用机肥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品质优良。
1992年山西省新绛研究小组人员,在立足有机肥和化肥农药的基础上,在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开始研究作物无公害高产技术。商品菜面积由过去的3000亩发展到2002年的16万亩。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年亩产量均徘徊在0.7~1万千克左右。
2002年,山西省芮城和临汾有了CM和EM益生菌产品 ,他又获得到一本《农用与环保微生物》。由日本比嘉照夫1991年著,其中有几个观点:
1“EM生物菌开发利用起来,地球人口增长到100亿也不愁无食物可吃。”
2“应用生物技术“如果调查某一作物高产例子,就会发现不少是平均产量的2倍和3倍。”③“复合益生菌能将碳素有机物由在杂菌条件下的22~24%利用率提高到100~200%。 ”“目前作物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利用率不足1%,如果提高一个百分点,作物产量就可增加1倍”,经他实验“糙米产量每1000平方米超过1800千克。”
3生物有机肥能将无机氮(钾)有机化。”
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复合益生菌液,结果产量提高30~60%,并解决了连作障碍即土传病问题,病虫草害同时减轻;
他在推广中发现,虽然用生物菌能使作物根深叶茂,有些作物不一定增产稳产,因为冬季光照弱,保护地内植株徒长严重,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比嘉照夫著作中说,“自然界作物高产利用太阳光能不足1%,如果提高1%,C4作物瞬间达6~7%,作物产量就可以翻番”。2003年市场上有了一种植物制剂,叫植物诱导剂。说明中,①能增加根系;②能控秧抗逆;③能提光利用率0.5~4.9倍,他将此成果组装到农业生产技术上,经过3年试验,作物不易得病毒病,很少染真、细菌病害,在6~7℃环境中作物不会受冻(一般10℃就会受冻),作物产量又可提高30~60%。
同时,日本资料表明,给作物田间施钾,大约78%钾被果实吸收,22%被茎秆吸收。另据《中国蔬菜》文摘说明,土壤含钾在240毫克/千克为高产浓度,而全国各地土壤中含量多在100毫克/千克以下。他确立了钾长果实,贮钾就是贮果贮粮的理念。在田间应用钾、丰果增产突显。50%的硫酸钾每百千克可共产鲜果1万千克,产粮食1660千克,他将有机肥+复合生物菌液+植物诱导剂+天然矿物钾集成技术四要素整合,用在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作物上应用,亩产均高达2万千克左右。温室内一年可种2茬。
后来他通过查阅我国和前苏联作家著作看到,作物生长的三大元素碳、氢、氧占作物体96%,而现实社会上广泛宣传的氮、磷、钾三大元素只占作物体2.7~4%。
主次倒置是产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碳素肥做为益生菌的食物改良土壤,并能将有机物以菌丝团的形态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体,叫有机营养理论,益生菌又能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含量300毫克/千克)和氮(含量79.1%),益生菌与碳素物结合可满足作物对氮素60~80%的需要,如果在田间施入2000千克左右的鸡粪(含氮量1.62%左右),完全不必要再施氮素化肥,在生物集成技术上,除碳钾以外,其它营养素由益生菌从土壤肥料和空气中挖掘吸收利用,作物就能高产优质,低投入,少污染。不用化肥农药,产品自然属有机食品。实践经验出来后,经中国农科院微生物室在新绛取土化验,用生物集成技术,土壤中固氮酶活物又化学技术的0值提高到600~1200个单位,土壤中各种矿物质营养提高0.1~2倍,验证了生物集成技术的高产优质科学道理。
2005年,此理论与实践上升到良法模式,将打印稿交中国农科院蔬菜所孙日飞看,他说:“目前我国还没有有机蔬菜生产操作规范,从你们这里看到希望”。同年,我将《有机蔬菜良好操作规范》书稿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书上注上我的电话号码,以了解全国各地读者用户反馈意见,获得了十分好的反映。当年香港百利高公司黄华亭看书后到新绛考察,在此通过西行庄立虎有机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3000亩供港蔬菜基地,用此法生产的蔬菜,连续5年供港全部合格。2012年7月3日,港府食卫局长宣布“供港山西(新绛有机蔬菜)食品合格率99.999%,这在世界上都是难得的”。证明了技术和效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国际日报、中评社、新华社、凤凰网、国 家进出口网、山西晚报均做了报道)。
2012年6月6日,国务院“三农发展内参”主任董文奖,中国农科院研究员刘立新到新绛考察蔬菜、小麦后认为作物不用化肥农药,不但不减产,而且产量提高好多;不考虑轮作倒茬,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生产模式中用的益生菌和赛众调理肥,具有打开植物次生代谢功能作用,故产量高、品质好,与西欧栽培模式相比,可谓中国式有机农业。
自2003年以来,先后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有机农作物专著34本,2009年被评为畅销书作家,同年在台湾网公布,被评为国际科学家排行第二,2007年被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为科技顾问,2010年被CHC全国生态产业国际发展委员会聘为生态农业科技专家等。其部分技术内容2009年12月他被评为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著作评为省一等奖。
由于著作上均有本人电话号码,已知在全国各地各种作物上应用,产量比过去用化学技术增产0.5~3倍,增产幅度较小的是茶叶和田七(0.5倍),增产高的是蔬菜和中药材(1~3倍),粮食作物增产0.79~1 .2倍。
应用效果以《绿色蔬菜高产100题》为书名,选择了近几年全国各地100名用户的做法和效果,由金盾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目前,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中国杨凌科技局、山西运城市农业开发办,深圳科技局均已立项推广。2013年8月中国式有机农业蔬菜系列一套5本,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14年11月中国式有机农业涉及到粮、棉、油、果、菜、茶、药等种植领域一套8本,将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和金盾出版社出版,此技术集成成果的认定推广,达到农作物高产,食品质量安全,谓一箭双雕效果。可望为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较2010年产量和效益翻番提供支撑。
2009年和2011年研究的碳素有机肥+复合生物菌+钾+植物诱导剂+植物修复素=作物增产0.5~2倍=有机食品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发明专利“一种有机蔬菜的田间管理方法”,2010年8月2日向世界发布,“一种开发农作物高产有机的集成技术”2012年2月被欧洲,美国专利局向世界公布;2013年6月26日,在中国农科院,由武维华院士牵头,中国式“有机农业高产栽培技术”被9位入库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行业成果。
通过成果鉴定后4年多的努力,该研究小组人员:1、受邀到内蒙古省政府及包头、河南省农业厅在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北京总参谋部农场、中绿华厦有机农庄,广东台山澳门华侨农场、贵州六盘水市委、陕西富平淡村、湖北武汉新辰公司、陕西杨凌,台湾杨凌美庭,山西太原农科所、阳泉、新绛,福建厦门正禾有机农业发展公司,陕西省农科院等邀请和相关专家磋商等宣传推广,均受到认可和应用。
2、给多数地方政府和公司撰了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或方案;
3、编制出中国式有机农业,蔬菜、粮食、中药材、果品生产标准一套5本。
4、2014年在山西新绛所产西葫芦、黄瓜、茄子、辣椒、小麦等供应深圳昶绿隆公司,北京中标国际,总参谋部;在山东淄博市茂惠有限公司基地的生产西红柿两个品种,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青岛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有限公司化验,全部合格,达中绿华夏及国际有机食品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