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
作者:刘兴彬
原标题: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专利代理人水平划分,你在哪一级?
十五、十六世纪的大航海和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大时代,而泱泱中华未参与其中,也因此由盛转衰,百年积弱,任人欺凌。
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大潮迅猛来袭,中国正站在时代变革的风口浪尖,把握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们不能再做看客。这是让中华儿女忘掉“四大发明”的最好机遇,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国人的聪明才智将成为这个时代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和运用创新、保护创新将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主旋律。
在这个宏大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我想聊聊专利代理人,不仅因为我们身在其中。
1、专利代理人行业
狭义的专利代理人是指通过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获得了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持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并在专利代理机构专职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以及国家总体上对专利代理服务的需求,专利代理人人数应该说是一个极不相匹配的很低的数量。
广义的专利代理人是指主要从事与专利代理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不限于专利代理机构),除了上述狭义的专利代理人外,还包括从事专利申请业务、专利复审、无效业务的专利工程师,以及主要从事专利咨询、诉讼业务的律师和从事专利管理与运营业务的专业人员。
目前专利代理行业不仅影响有限,普通民众更是对其知之甚少,再加上专利是对新技术和新设计的保护,对从业人员又有理工科教育背景或从事科技工作背景的要求,这就更使得这个行业显得有些阳春白雪了。
很多发明人或申请人不了解专利代理人在专利代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觉得专利代理人只不过将他的发明创造重新做了一下整理或归纳,然后就按工作程序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批,至于能否获得专利授权主要还是取决于审查员的审查,专利代理人的代理工作就是简单的整理递交申请材料的过程,类似于传达室,价值不大,所以就总觉得代理费收得太高,物非所值,转而委托出价较低的代理机构,反而忽视了专利申请中最重要、最值得考虑的专利代理质量因素,造成本行业某种程度上不健康的发展。
当然,这个责任不能一股脑儿地推到发明人或申请人身上,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还是由于我们行业内的人发声太少、音量不够造成的,使类似误解没有得到及时的消除,没有让申请人认识到专利代理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专利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我等同仁需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实际上,在专利申请实务中,专利代理人的工作是将发明人拿来的一粒种子,选择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将其种到国家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土壤里,并负责为其浇水、施肥,同时还需在与审查员的讨价还价中为这粒种子未来的生长争取到足够大的生存空间。如果这是一粒苹果的种子,专利代理人的工作是让它生根、发芽并健康成长为一颗果树,为申请人以后等待苹果树的开花、结果打好基础;如果这是一粒杂草的种子,代理人无论多神奇也给你培育不出苹果树;如果这是一粒被灭活的种子,无论交到谁的手里培育,它也发不了芽。对于一粒能发芽的、优良的种子,如果将其交到一个不识农务的人手中,试想一下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你的答案就是申请人将发明创造交到不专业代理人手中的各种可能性。
当然,专利申请仅是专利相关代理工作中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属于专利权的创造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权的管理和专利权的运营等工作。
2、专利代理人的阶梯
不仅社会普通公众对专利代理人所知不多,甚至就连有些专利代理机构在自身管理中对代理人的认识和评价也多有不足,可能这是由专利代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学术界,文史类学科应属于“文”,各种学说,各种理论,不一而足,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别,但难有高下之分;理工类学科应属于“武”,因为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不是看说的或写的如何,而是可以用试验验证的,是可以用数据证明的,以成果论英雄,谁厉害谁熊包基本无大争议。而专利代理人的工作恰是上述“文”、“武”结合的怪胎,用现在时髦的叫法就是法律与技术跨界的产物,专利代理人不仅要懂技术,还需熟稔相关法律,要能用法律化的文字表述用图形和数据界定的技术,非文非武,亦文亦武,如何评高低,定好坏,这确是个难题。
鸡蛋好不好,取决于生蛋的母鸡,牛奶好不好,取决于下奶的奶牛;专利代理质量好不好,取决于专利代理人。对于专利代理人的水平虽不能用准确的量化标准进行评价,但也不是无章可循。
种过果树的人都知道,即使都是苹果树,不同树株上所结果实的口味是不同的,而对于同一颗树株,不同生长年限阶段所结出的果实也是不同的。同此理,专利代理人的代理质量与其所处的成长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专利代理工作属于实操性很强的工作,现在还没有哪一所大学能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培养出合格的专利代理人,专利代理人的水平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以下就以我们都熟悉的学制名称为轴,粗略界定一下专利代理人在专利实务工作中的各成长阶段。
小学
如果你具有理工科教育背景,最低为大专学历,有两年科技相关工作经验,那恭喜你,你具备了进入专利代理人小学的入学资格。
刚入本行,对行业认识有限,一切都需学习、摸索。
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以学习为主,一般公司或代理机构会安排带你的师傅,开始研读专利审查指南,精读个两三遍还只算是刚起步的水平,主要从事一些与专利有关的文档整理工作、外观设计图片处理工作或依据模版答复离职员工遗留下来的审查意见等,学习专利撰写,但学习的数量比实际真刀真枪撰写的要多,这个阶段是师傅最费心费力的阶段,因为审核、批改学徒撰写文件的时间要比师傅自己完成同样的撰写工作的时间还要多,运气不好的话,这个阶段应该也是挨骂最多的。
当专利撰写逐渐上手,不再常犯如下低级错误时,你应该可以小学毕业了。
1.所撰写文件中多处出现错别字,甚至写错专业术语;2.标点符号运用混乱,一个权利要求中多于两个句号,逗号与顿号混用;3.撰写文档的字体、字号不统一,行间距不一致,甚至没有页码;4.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中对零部件的描述、标号不一致;5.同一权利要求或不同权利要求中出现无引用基础的现象;6.除了在权利要求中主题名称前用“一种”表述外,还在说明书、实施例中到处滥用;7.附图名称运用混乱,分不清剖视图和剖面图的区别;8.将附图说明中实施例的图描述成本发明的图;9.有关化学物质的撰写中,各组分百分含量之和不等于100%,或组分的含量范围不符合审查指南规定的条件;10.说明书中经常出现类似“由图1-5可知……”的笼统的、偷懒的、不负责的描述;11.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技术特征限定了所需保护的主题方案之外的特征,例如:主题方案为加工设备的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技术特征限定的是待加工工件;12.搞不清楚权利要求中“和/或”表达的是几个技术方案。
凡此种种,无法穷尽,主要是对专利入门级基础知识在实操层面的理解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责任心问题,如能养成良好的执业习惯予以避免的话,那你可以准备初中阶段的学习了。
初中
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基本上可以出去跟人讲你是从事专利工作的了,因为你已经迈过专利代理工作的第一级门槛,入门儿了。
在初中阶段,除了需要继续学习专利知识,继续研读专利审查指南外,需要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专利文件撰写上,因为这是专利代理人的基本功,练得是中国功夫训练中的“扎马步”,这个阶段可能是每月10-20件的写,同时还需答复自己在小学阶段撰写的专利申请的审查意见,一通、二通、三通的答。此时,你俨然成了公司战斗在一线的主力,但请注意,不要膨胀,这个阶段你还只是一个搬砖的,只不过比小学的时候搬的多了一些,而且也掌握到一些不砸到自己脚的方法了。这时师傅也没当初那么累心了,对你撰写文件中的批注内容也多为有关保护方式、保护范围、授权可能性方面的了。
虽然做专利代理工作逐渐有了感觉,但是在这一阶段要能顺利过关也是很辛苦的,因为你不仅需要通过大量的撰写、答复工作接触、处理各种不同的问题,还需要在与发明人的沟通中深刻了解、理解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本质,以能给客户提供最优的申请保护方案和申请策略,这不仅需要技术、法律知识,还需要代理人具有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此时,对于外语比较好的代理人,可以开始在师傅的带领下做一些外国进入中国的专利翻译了。
如果在初中阶段,代理人能做到以下几点,我认为他就基本可以毕业了。1.能协助发明人做好专利挖掘工作,提供申请类型建议和申请策略建议;2.在撰写过程中能在对技术特征上位概括的同时寻求更多的实施例,以支持所要求的保护范围;3.在撰写过程中,头脑中能始终保持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解决问题-解决效果这条主线以及其内在的有机联系,保证行文的前后呼应;4.能准确的确定权利要求的必要技术特征,避免将非必要技术特征写入权利要求;5.能有意识的识别环境特征,避免将环境特征写入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6.能确保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技术特征可以解决附加的技术问题;7.加强相关技术领域的新知识的学习,能使自己的技术知识储备跟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以上几点虽为列举,但也可管中窥豹,一叶知秋。如初中的课业能达标,那你基本已经成长为优秀专利代理人的好苗子了。
高中
高中生用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时间逐渐减少,开始处理专利无效、诉讼等业务。这就需要除了继续钻研专利审查指南中相关重点章节外,还需要熟读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最高院的各相关司法解释和地方高院的各种审判指南。在这个阶段,对法律素养的要求逐渐提高,不但需要熟悉、运用上述有关专利的实体法律规定,还需要熟悉、掌握程序法,例如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和关于举证规则、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等。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光熟悉、理解、掌握这些法律条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一定量的司法、执法案例以掌握专利保护的执行标准和动向。最重要的还是要投入到具体实践中摸爬滚打,向实战要战斗力。
在高中阶段,就应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专利代理人了,同样,要想完成高中的学业,不付出艰苦的努力也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我们这“干”出来的行业是偷不得懒的,这其中可能还会有些小小运气的成分来左右你所需成长时间的长短。
作为高中生,在专利代理工作中应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应能做到以下几点。1.成功的处理过多起涉及专利无效、诉讼的业务,熟练掌握专利侵权判定的规则;2.能用专利无效、诉讼的经验指导专利撰写,使专利撰写水平更上一层楼,例如,在撰写过程中能对权利要求的布置层次、引用关系等做好规划,以利于审查意见的答复和专利授权,并有利于在后续可能的无效程序中利用删除、合并权利要求的策略进行积极防守,以及能使在专利维权诉讼中使权利人有充足的战略纵深;3.能在答复专利审查意见或无效程序中考虑到禁止反悔原则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为后续维权工作做好铺垫或预防;4.在专利撰写、申请文件修改或专利无效程序中注意捐献原则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以防在做侵权分析或侵权判定时漏掉重要考虑因素;5.能以专利维权的难易程度指导权利要求的构建方式,例如需考虑单一侵权者规则,共同侵权的规定以及取证工作的方便等。上过高中的人,肯定会不一样了,已能独立处理绝大部分的专利代理工作了,但对于我们这个欣欣向荣的行业来说,高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又一个起点。
大学
通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学习和锻炼,对专利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无论是在业务水平上还是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具备了上大学的基础。
虽然关于专利的业务属于一个很窄的专业领域,但发展到高级阶段也是枝繁叶茂的。上大学就是要确定自己将来在本行业的主攻方向并为此做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下面列举几个专利代理人大学的专业主攻方向:
一、专利申请
不要以为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做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这项工作要能做到高水平也丝毫不比其它方向的业务简单。
中国的专利代理人每个月的撰写量应该处于10-20件之间,有的可能会更多,不然就难以保证自己的月收入了,而在美国,这是一个专利代理人一年的工作量,甚至都有听过有一个美国专利代理人(他们叫专利律师)一年就负责代理申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