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警钟》下基层应带动其他“抽屉作品”更加接近群众


没有明星大腕,没有铺张走秀。
昨夜的杨汛桥镇紫薇广场,冷风猎猎。“民警说防范、平安伴你行”暨浙江省百场公安微电影下基层活动却紧紧吸引观众驻足。
活动现场,民警走上舞台,现身说法,向观众讲解防盗、防抢、防骗等安全知识,并播放了《警钟》、《途中》等公安微电影,提高了居民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微电影,近年来成为不少企事业单位宣传自身形象的新宠。除了公安局微电影《警钟》,像柯桥区市场监管局拍了消费维权微电影《晚宴》、市旅委的绍兴旅游宣传微电影《樱为爱情》等等。有一次参加社区里的活动,好像就播放过《晚宴》,因为里面的演员都是些唱莲花落或者越剧的本地文艺工作者,片子引得在场老人哄堂大笑。从笑声里,也看到了这部微电影的意义。
但也有一些单位,花钱拍了微电影、做了漂亮的画册,却没有发挥最大的宣传价值,新鲜过后就束之高阁,成了“抽屉里的作品”,是一个形象工程。
记得读大学时,北大才子余杰的“抽屉文学”甚是流行,搞点文字,弄点作品,然后孤芳自赏,用现在的话来说,也算过了一回“屌丝瘾”。
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时代不同了,自媒体纷纷涌现,表达的渠道越来越多,发挥一个产品的最大价值,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取决于你想不想做、愿不愿意做。
《警钟》其实时刻都在老百姓中间,希望其他单位在以各种形式宣传自己的同时,更多地为老百姓服务。

强烈赞一个!
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挺重要,现在这种年头,各种骗局层出不穷啊,平时多看多听总不会错。
晕倒,这么冷的天,真有你们的,精神可嘉!!!
警钟讲的很活泼 当时我也在现场终于看到本人了!
拍了东西,束之高阁,没有发挥最大的价值,这种现象前几年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