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大悦城、龙湖等17家商业地产企业上半年业绩报告

近日,各大商业地产企业陆续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报告。
虽说几家欢乐几家愁,但整体上购物中心领域上市公司已开业项目普遍出租率和租金增长呈现向好态势。中资商业地产企业继续雄心勃勃,港资企业依旧稳健发展,一二线城市依旧是购物中心发展的前沿阵地。
下面,来看一下已发布中期报告的企业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如何:
1、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
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大悦城地产上半年整体营收为40.27亿元,投资物业及相关服务租金收入17.15亿元,酒店经营收入4.33亿元。
投资物业方面,2018年上半年,购物中心租金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北京朝阳大悦城、成都大悦城租金收入增长分别超过10%和24%。商户销售额为84亿元,同比上涨11%;客流超6600万人次;会员数为368万人,同比增长超过41%。有四个项目租金收入超亿元,租金收入最高的项目是西单大悦城商场,约为3.3亿元,朝阳大悦城及天津南开大悦城次之。
虽然西单大悦城及上海静安大悦城的平均租金相比去年有所下跌,但大悦城购物中心ebitda在上半年仍旧达到8.9亿元,同比上涨28%,已开业大悦城平均ebitda回报率达到8.9%。
大悦城地产也坚持轻重并举,通过轻资产模式扩张,目前手中的资金较为充裕。报告显示,年中大悦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受限银行存款及抵押存款)为115亿元,同比上涨37%。
大悦城已开项目2018年中期业绩一览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根据企业半年报整理
2、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目前龙湖集团的投资物业主要为商场分为三大产品系列:一站体验式购物中心天街系列、社区购物中心中心星悦荟系列及中高端家居生活购物中心家悦荟系列。
除商场外,满足年轻客群品质租住的长租公寓“冠寓”已陆续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重庆、成都等16个一线及领先二线城市开业运营。
报告期内,龙湖集团物业投资业务不含税租金收入为18.5亿元,较上年增长62.8%。商场、冠寓、其他收入的占比分别为90.7%、7.5%和1.8%。截止2018年6月30日,龙湖集团已开业商场的建筑面积为258万平方米(含车位总建筑面积为337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为97.0%;已开业冠寓整体出租率为76.2%,其中,开业超过六个月的项目平均出租率为90.1%。
龙湖已开业购物中心2018年中期业绩一览: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根据企业半年报整理
待开业项目名称及预计开业时间:
3、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截 至 2018年6月30日,华润置地在营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达到717万平方米,共有28个项目,布局全国20个城市。其中已开业万象城16个,五彩城/万象汇 12个 (不含输出管理项目)。报告期内,杭州萧山万象汇成功开业,开业率达95%。
此外,下半年,华润置地还将陆续开业7个购物中心,进一步扩大投资物业规模。
2018年上半年购物中心零售额达214亿,同比增长30%;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1.9%。
2018年上半年写字楼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2%,剔除去年5、6月份并购的写字楼项目,租金同比增长11%。平均出租率94.8%,上升了6.6%。酒店业业绩明显提升,同店营业额增长16%,入住率提升5.5%至65.2%。
华润已开项目2018年中期业绩一览: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根据企业半年报整理
预计到2020年在营的购物中心数量达到48个,面积为610万平方米,2020年之后预计23个购物中心将陆续开业。
4、嘉里建设有限公司
8月21日,嘉里建设有限公司发布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于报告期内,该集团录得营业额105.60亿港元,较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同期营业额177.42亿港元下降40%。该集团营业额主要包括物业销售所得款项、租金收入,以及酒店运营收入。
截至2018年6月30日,嘉里建设来自中国已落成投资物业组合所录得营业额为18.6亿港元(2017年为16.73亿港元),毛利率为14.96亿港元(2017年尾13.38亿港元)。营业额及毛利分别增加11%及12%。于2018年6月30日,该集团在内地的投资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合工761万平方呎(2017年12月31日为739万平方呎),其组合及相关出租率如下:
2018年
2017年
嘉里建设已开业项目出租率一览
5、恒隆地产有限公司
截止2018年6月30日,恒隆地产在内地的八个商场的租金收入增加 2%至人民币 13.67 亿元。受惠于去年的大型资产优化计划,上海的恒隆广场的租金收入及零售额持续录得强劲增长。在上海的第二个旗舰项目港汇恒隆广场正进行大型资产优化工程,租金收入因而减少9%。上海以外的六个商场的租金收入录得同比增长,大部分项目的租出率及零售额亦呈上升趋势。上海的旗舰高端商场恒隆广场的收入增加 13%。受惠于奢侈品行业消费回暖及与租户共同开展更多推广活动,加上资产优化计划,零售额增加 15%。商场的租出率上升八个百分点至97%。
上海的港汇恒隆广场
去年开展为期三年的资产优化计划,表现受到影响。截至 2018 年 6月底,32%的可租赁面积因翻新而关闭。商场的收入减少9%至人民币 4.10 亿元,除去关店面积,其收入则增加 1%。第一期优化工程的相关区域将于 2018 年第三季度交付予租户,众多年轻时尚品牌将进驻该区域,其中大部分更是首次引入商场。
沈阳的皇城恒隆广场
租金收入持平于人民币 7,700 万元。于重组租户组合期间,租出率下跌一个百分点至 87%;零售额亦因此轻微减少 1%。皇城恒隆广场目前引进了多家大型国际及本地生活时尚品牌。
济南的恒隆广场
收入增加 6%至人民币 1.41 亿元。租出率上升两个百分点至 94%。受惠于持续的租户优化,零售额大增 20%。由于持续进行大规模的租户重组,沈阳的市府恒隆广场的租金收入减少 16%。商场的零售额下跌 2%。在维持高端定位的同时,商场引入更多时尚及娱乐租户,出租率上升 10 个百分点至 87%。
无锡恒隆广场
维持其增长势头。出租率上升三个百分点至 87%,带动租金收入增加18%。若除去因兴建第二座办公楼的工程而暂时关闭的 9%面积后,该商场现时可供出租的面积只有 4%。该关闭区域将于 2018 年下半年交付给租户进行装修工程,并于 2019 年上半年重开,届时将引入一间提供约 800 个座位的全新电影院及优质的餐饮租户。租户组合优化、奢侈品行业销售增长及租出率上升令零售额增加 15%。
天津的恒隆广场
租金收入持平于人民币 9,000 万元。租出率下跌一个百分点至 86%。该商场于2014 年开业,在首个租赁期结束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租户重组,引入更多生活及时尚租户以优化组合,其中包括一间提供 570 个座位的全新电影院。租户重组期间,零售额减少 11%。
恒隆地产已开业项目2018年中期业绩一览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根据企业半年报整理
6、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投资物业收入增加29%至港币16.09亿元,营业盈利增加23%至港币8.97亿元。凭借管理大型商场与写字楼综合项目管理专长及经验,集团不断致力于国金中心项目的发展。今年5月开业的长沙国金中心成绩远超预期,承租率大97%,开业率达到84%。
成都国金中心
成都国金中心整体收入增长31%至港币6.67亿元,而营业盈利则增加39%至港币3.61亿元,商场部分截止2018年6月底的出租率为99.8%,租户销售额增长23%,客流上升19%。。
重庆国金中心
重庆国金中心的商场出租率超过95.8%,而上海大时代广场的出租率达到100%。
7、太古地产有限公司
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物业组合总楼面面积为1420万平方呎(集团应占权益为970万平方呎),其中已落成物业共1300万平方呎,120万平方呎正在发展中。
中国内地投资物业应占租金收入总额共合港 币19.95亿元。中国内地投资物业估值为港币697.74亿元,其中太古地产应占权益为港币493.44亿元。
太古地产在2018年上半年集团中国内地投资物业组合的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13.02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港币2.12亿元,反映人民币兑港币升值百分之九、续约租金上调及零售销售额上升。
在零售物业方面,2018年 上 半 年 , 集 团 中 国 内 地 零 售 物 业 组 合 的 租 金 收 入 总 额 为 港 币 10.93亿 元 。 以 人 民 币 计 , 相 当 于 较 2017 年 同 期 上 升 11%。
主要项目上半年业绩: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
2018年上半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租金收入总额上升;零售销售额增长10%。于 2018 年6月30日,商场整体租用率为97%。由于三里屯太古里不断强化其作为北京时尚零售地标的定位,市场对其零售需求仍然坚稳。
三里屯太古里正进行优化工程,预计将对租用率及租金带来正面影响。北京三里屯雅秀大厦将翻新成为三里屯太古里的延伸部分(总楼面面积为29.6平方呎),预期将于2019年竣工。
广州太古汇
广州太古汇的租金收入总额上升,部分反映租户组合有所提升及受惠于商场推出的会员计计划;零售销售额增长20%。于2018年6月30日 ,商场出租率达到98%。
北京颐堤港
截至2018年6月30日,北京颐堤港购物商场出租率为100%。商场对租户组合进行了优化 零售销售额于2018年上半年上升6%。
成都远洋太古里
成都远洋太古里的租金收入总额上升;零售销售额增长29%。截止2018年6月30日,商场出租率达到96%。
上海兴业太古汇
2018年上半年,上海兴业太古汇的租金收入总额上升,相较于2017年上半年,商铺开业率的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6月30日,商场承租率(包括签署租赁意向书的面积)已达到96%, 开业率达到90%。
对于内地零售市场展望:
预计2108年下半年,成都的零售销售额将有满意增长、广州及北京将稳步增长.而上海则将有温和增长。预期市场对生活品牌以及餐饮方面的店铺需求坚稳。在北京,市场对奢侈品的需求有所改善,而在广州和成都则需求强劲。预计下半年广州的零售物业租金仍有满意的增长,而上海及成都则增长温和。
发展中的投资物业:
上海前滩项目 2018年3月,太古地产与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组成合资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前滩发展一个总楼面面积约125万平方呎的零售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字建设当中,预计落成时间2020年
8、泰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泰禾集团从事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的开发及运营。目前业务主要分布在以一二线核心城市为主的32座城市,包括福建、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区,总土地储备中待开发土地面积还有539.55万平方米。
集团拥有以泰禾“院子”、“大院”、园系、府系等系列为核心品牌的高端住宅地产产品,以“泰禾广场”、“泰禾新天地”、“泰禾中央广场”为核心品牌的商业地产产品。
2018年泰禾商业地产项目中期业绩一览
9、远洋集团
于2018年上半年,来自物业投资的营业额增加了15%至人民币5.42亿元(2017年上半年:人民币4.73亿元)。于2018年6月30日,本集团合共持有19个经营中投资物业,其中以写字楼为主。
于 2018年 6月 30日集团投资物业详情如下:
远洋集团购物中心项目2018年中期业绩一览
10、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商业的开发与运营万科集团以印力集团作为商业开发与运营平台,专注于国内商业地产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印力集团聚焦核心区域及周边城市群的深耕发展,通过自主开发与资产并购,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地产平台。
2018 年 1 月,万科联合印力集团等收购新加坡上市公司凯德集团在国内的 20 家购物中心。 截至报告期末,印力商业平台共管理 126 个项目,总建筑面积 915 万平方米,自持项目已开业 79 个, 包括 53个购物中心。
在集中式租赁住宅方面,截至6月末,万科已经覆盖三十个城市,累计获取房间超过16万间,开业六个月以上的集中式租赁住宅,平均出租率达到92%。
11、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城控股的商业地产开发业务主要为商业综合体的开发及运营管理,产品以出售为主,辅以自持运营及对外租赁。公司商业地产开发业务的主要产品为商业综合体,包括销售型物业和持有型物业两部分。
其中,销售型物业供对外出售,主要包括住宅、酒店式公寓及沿街商铺等;持有型物业供自持运营或对外租赁,主要是购物中心。
截至报告出具日(2018年8月24日),渭南吾悦广场、瑞安吾悦广场及义乌吾悦广场已精彩开业, 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开业 26 家新城吾悦广场,已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将有积极的影响。
新城已开业项目2018年中期业绩一览
来源:malltowin lab 猫头鹰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