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莆田要正积极推进以“慢病先行,急慢分治,上下一体,三师共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改革,并努力解决改革遇到哪些困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不足,既不利于群众就近看病,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工作的深入开展。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中期布局与建设规划,将其纳入我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尤其要重视莆田农村患者的医疗需求,让更多百姓共享改革红利。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差别化价格政策、医保政策、财政补助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如何进一步完善等,要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推动解决。要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从全局高度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打造有莆田特色的分级诊疗改革模式,真正实现“社区接得住、医院舍得放、群众愿意去”的改革初衷,造福更广大人群,并努力多方协调将废弃的场所或者空置的场所将产权转移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此改善和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
莆田市12345热线管理中心:
你中心转来的“建议打造有莆田特色 分级诊疗改革模式”诉求件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卫生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2014年底,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所)总诊疗人次达209.27万人次,占全市总诊疗人次的18.15%。
一、完善基层服务网络建设。积极争取中央增投资金,2014年总投资1000多万元开展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13个,村卫生所建设项目107个。按照完善功能,充实内涵的原则,将村卫生所服务能力提升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投资建设资金500万元,重点对老少边岛和幸福家园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集中进行家庭医生随访平台建设,并配备随访包。同时,逐步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四个一批活动,多措并举,努力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提高医疗质量,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打好基础。
二、大力推进新农合分级诊疗。进一步落实差异化补偿机制,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补偿比例差距,参合群众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住院补偿比例不低于80%,经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进入乡镇级医疗机构康复的,补偿比例可达100%。
试行正常分娩、高血压等20种常见病种市、县(区)分级诊疗,参合人员未经县区级及以下首诊住院而自行前往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补偿比例仅为县级住院比例的一半.
探索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转诊备案制度,未经莆田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办理转诊备案手续的,住院补偿比例将仅为25%,并且不纳入大病保障范围。
对于市内无法诊治的脑肿瘤等10类特大病种,确需转到市外三甲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住院的,经县(区、管委会)经办机构审批后,其住院参照县区级(二级)定点医疗机构予以补偿,住院补偿比例可达80%。
对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特殊门诊实行复诊取药、日常随访在基层的分级诊疗制度,实行与同级别医院的住院补偿比例一致,基层门诊取药补偿比例提高到90%。扩大高血压、糖尿病治疗药品基层用药目录,方便慢性病患者复诊取药。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划布局和建设,争取将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升格为二级医院。市里将争取设立专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基金,重点扶持边远山区、海岛乡镇卫生院建设,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状况,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好的承担初级诊疗、慢病管理和康复服务的职能。(莆田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 2015-7-17 11:0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