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菜店以前是游摊。
一家四口人,两夫妻带着半大小伙子,拉一车菜,摆在路边卖。
他家的菜品相好,种类多,更重要的是——便宜。
只要他们一出摊,那路边立刻热闹了起来。
这家的大人随和,真诚。遇到老主顾来,甭管什么,先拉拉家常,问侯老人孩子,说说喜乐见闻,然后才称菜,结账。
老主顾们乐意在这里略作闲聊,总是先紧着那些年轻人,着急走的人先结账。
这个菜摊的趋之若鹜,热闹非凡,与旁边其他商贩的冷清形成了鲜觉对照。
这家的两个儿子文静,长得齐齐正正,如同央视那个播天气预报的国脸宋英杰。气质也不同与其他小贩,给到老年人以尊重,拿个袋子呀,问个菜价呀,都能及时得到答复。这两个小伙子继承了家长的谦逊和蔼,大家都喜欢。
他家的特点是结账的时候零头都是抹去的。无论是家长收钱还是半大小伙子收钱,每个人都能把这一点儿执行得很好。
所以,他们一家赢得大家实实在在的好感。特别是那些一毛五毛钱都看得珍贵的,上了年纪的老年人。
城管来了,门口这条街开始严管起来。
已经有些时候没见着这一家四口人了。
偶然闲逛里,在偏僻的街角里,一家店子门庭若市。我放眼望去,居然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原来,他们已经从游摊变成了正式的私营业主,租了门面房开始卖菜。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再去买菜,同样感到很亲切,有种终于等到他们的感觉。
这一家人也并没有因为变了铺子而抬高菜价,依然秉承着一贯的做法,便宜,实惠,结账抹零,给到顾客很好的心理体验。
今天我已经结过账了,抹过零头了。想起忘了买香菜了,返回去再拿点儿,就怕拿几根人家不好意思收钱,特意拿了那么一撮,凑够个一两块钱。谁知道老板竟然说,拿走吧,这一点儿,不值当收钱。我推让几番,老板执意不收,我只好满是歉意地拿着菜回家了。
他能知道,我并不是存心要占便宜。
心里充满了敬佩。并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希望他们将来的生意越做越好!
虽然只是一小撮香菜,可是在这得失之间,老板已经把做生意的秘诀都展现了出来。
生意人在意利益,可什么才是纯粹的利益?这个老板失了几根香菜,可是,他得到了一个忠诚的客户,从长远的角度上讲,他是绝对地赚了。
今天他赚一个忠诚,明天再赚一个,长此以往,真不可想象。
方寸得失之间,前途已现。在我眼前,已经看到这一家子未来的样子。
反观门口这么多的商铺,多半都是举步维艰。过不了多久,开不下去的店子比比皆是。就零售而言,像这个菜店老板做法的,唯他一个。开超市的那几家,几乎到期就换,无一例外。超市里虽然一应俱全,但售货员冷若冷霜,结账一分不少,一厘不欠,顾客结账那感觉像是欠了他们。纯粹的商业化气息而没有人情味儿。
得到与失去,有多少人能够领悟到这其中的奥秘,而又能游刃有余地游走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