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名家】刘昌敏画意摄影作品赏析

一个人的相机镜头,不能总是简单的记录,它还得是一种思想、一段情感、一缕思绪的描述和表现。
由于工作等诸方面方面的原因,2001年3月,刘昌敏从一个企业共青团的全职干部,进到了贵州省最为主要的市场媒体《贵州都市报》社工作。也许是他冲锋在新闻前沿的激情、也许是他每日不菲的见报稿量,原本满怀着摄影憧憬的他,最终被安排为文字记者。至此,他放下了心爱的相机。
2015年8月对摄影有着不结情怀的刘昌敏,在开创了全省主流媒体第一个摄影专版的同时,重新拿起了相机后。那蕴藏于心底的梦想,便在快门噼噼啪啪的渲泻中得到了释放。
刘昌敏说,照相机不仅只有记录的功能,它还能探寻你的思想、你的情绪。你对某一问题的哲学感观,你的喜怒哀乐,都可以通过照相机的镜头把它表现出来。2016年3月,他对此进行了尝试。在摄影的创作过程中,结合中国传统画,他把摄影的意境与传统绘画融合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次的尝试。
“虽然这样的尝试还很粗浅。但他仍然不失为自己的一种努力和追求吧!”刘昌敏说。
《木棉花开》
《那一夜的海棠,只为你开》
《情感寄怀》
《田园畅想》
刘昌敏
2001年3月,出生于1963年9月的刘昌敏怀揣着一颗全心意的摄影之心,从大型国有钢铁企业进入了贵州都市报。之后,他把镜头对准了新闻的第一线的人和事件上。在十余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中,他的镜头每每反映了世间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刘昌敏还涉猎了艺术摄影。1999年至今先后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贵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至今担任贵州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贵阳市云岩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15年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在贵州都市报上开办了一个摄影专刊,他成为了摄影专刊的负责人。同时,其摄影作品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报举办的全国影友擂台赛中及贵州省摄影家协会双月赛中获奖,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上开办过个人在线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