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跨境电商很火,但其实跨境电商已经不是什么新兴产业,十几年前就有很多人开始在玩。只是这两年传统外贸衰退厉害,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人们对于跨境电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传统外贸向跨境电商转型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跨境电商异军突起,传统外贸不断衰落?
十几年前,开个工厂,投个平台,甚至免费平台,招几个业务员,外贸可以轻松做起来。后面再参加几个展会,抓一两个大客户,企业就可以做起来了。遗憾的是这种躺着赚钱的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老一代的外贸企业还是一直沿用着这种商业模式。结果是好客户越来越少,质量差的客户越来越多。
原因其实大家也都懂,过去工厂没有那么多,信息不对称,客户找供应商的难度大于供应商找客户的难度。但现在不一样了,贸易公司多了,工厂多了,竞争大了,客户的选择也就多了。不是好客户变少了,而是好客户变坏了。
我自身是深有体会的,2011年毕业后,我一直都是用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在开发客户,那时候p4p还没起来,勤奋一点,懂一些操作技巧,还是可以把关键词排名弄到前20名。询盘量也还不错,但转换率不高。询盘客户大部分都是小客户,订单量在几十件,最多也就是两三百件,老板没兴趣,不愿意做,都是客户来求我们做。老板随便按三倍四倍的价格去报,客人当然是没办法接受。询盘也有大客户,量很大,但目标价非常低,价格低得你没办法想象。去参加展会,认识几个大客户,来参观工厂,很满意,吃吃喝喝,高高兴兴,但一谈价格,还是一样的套路。谁谁家价格才多少,你们家的价格是最贵的,天价。what a f**k! 小客户不愿意做,大客户做不了,做个鬼哦。其实2008年以后,传统外贸都是举步维艰,这也是为什么跨境电商会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
2012年过完农历新年,我开始规划我的创业大计。其实当时我的思路还是很清晰,也很正确,主要是往b2c和b2小b(小额批发)发展。我翻了一下当时的创业计划书,在前景描述里,我对b2c的期望还是很高。
创业计划书
前景
中国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外贸b2c可以直接卖到全球消费者的手中,这样全球消费者都受到实惠,中国供应商又可以享受到不错的利润。目前的外贸b2c对于正规外贸b2b而言,也仅仅是一个萌芽时期,这块市场空间,在今后10年,会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
但由于当时团队组建不起来,融资上也出了问题,最终我还是自己单枪匹马往b2小b发展,有规模的公司不愿意做的小单,我可以想办法自己来做。做下来发现利润确实很客观,但操作很麻烦,需要整合很多资源。我觉得当时我们在开发客户这块没问题,有很多小订单询盘。生产也没问题,当时跟我合伙的大姐也很懂生产。我们当时最大的问题是资源不足。小单操作需要很强的资源采购整合能力。后期更是战略决策失误,变成在弄加工厂,忙得都没有时间去开发。幸运的是,我们双方都能够及时收手,没有越陷越深。
当时那个时期是跨境电商最好发展的时期,很可惜我没把握住机会,或许这就是个人的命运吧。现在跨境电商的红利期也已经过去了,竞争也日益加大。跨境电商企业动辄几百号人,没有一定的资金和优秀的团队,根本就玩不动。跨境电商迟早会碰到跟传统外贸一样的困境,价格战。终端消费者也会对比线上线下的价格,同等价位,肯定是会买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只要知名品牌商降低售价,其他卖家都会叫苦连天。一样的道理,竞争越大,客户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差。
传统外贸依赖平台和展会,而国外客户也因为平台和展会,对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了若指掌,到处对比价格,价格压得非常低。传统外贸企业如果不分析当前形势,也不去升级推广方式,扩宽获取优质客户的渠道,怎么能够走得长远?传统外贸又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第一个想到是转型到跨境电商,跨境电商确实是对传统外贸的重大颠覆。传统外贸只有客户,没有市场,只要客户转移订单,企业就丧失生存的能力。但跨境电商就不一样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也就相当于直接拥有了市场。原来的坏客人不下单给我们了,我们直接把产品销售到他们的终端客户,变成了他们的竞争对手,还可以做成自己的品牌。
然而正如前面所说的,现在跨境电商的门槛,可不像以前,随便人都能做。如果传统外贸企业,还是思维固化,不尝试新模式,新方法,认为备些货,弄个亚马逊平台或者速卖通平台,就可以做好跨境电商,那就大错特错。做跨境电商,核心是流量,要用新思维,新概念,新玩法。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新思维的人才”主持局面,是很难玩好。光有人才还不够,还得钱口袋够深,现在跨境电商没烧点钱,是很难见到效果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传统企业是需要转型,但要看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跟风。否则容易导致传统外贸做不好,跨境电商投入的资金也石沉大海。
传统外贸企业,最应该改变的是营销思维。首先要先把传统的营销方式做到极致。如果是阿里巴巴平台,怎样引流量,提高转换率。有人说阿里巴巴烧钱,询盘转换率不高。也有人一年花一两百万在顶展和p4p上面,公司迅速发展起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我一直都说阿里巴巴的询盘转换率不高,特别是在我们服装行业,但我不会去抨击阿里巴巴效果不好。因为我相信事在人为,或许我没去做到极致,我也没有烧钱去玩平台,所以我没有发言权。再者是展会,我们是否也有做到极致,在展会上有没有吸引到绝大部分的观展客户,展会后有没有跟踪到位,保证每张名片都没有浪费。
当把传统营销方式做到极致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尝试新的开发方式,如sns,linkedin,谷歌关键词,谷歌广告投放,seo, sem等。有人会说,这些也不是什么新营销模式,已经是老掉牙的方法。没错,但对于传统外贸来说,还算是新方法,因为很多企业连这些都还没有去尝试过,如何直接跳到跨境电商这个阶段。
居安思危,更何况现在传统外贸的处境已经是很危险。穷则思变,虽然目前传统外贸还没到穷头末路,但改革势在必行。平台和展会是很舒适,很安逸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大数据时代,营销工作量是非常大,非常精准和精细,而不是简单粗糙的工作。传统外贸企业们,are you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