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吸引88家世界500强入驻,郑州片区为啥这么"牛"?

郑州港区楼市第一媒体
5月29日上午,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建设工作会议召开,郑州片区经开区、郑东新区、金水区、航空港区四区块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区域的入区企业注册情况,会议对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挂牌一年多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安排部署。
挂牌一年多 郑州片区成绩斐然
会上,郑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跃华介绍了郑州片区挂牌一年多来取得的成绩,截至目前,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已注册企业23741家,注册资本2710亿元,占同期全省新注册企业数的1/10、全郑州市的近1/4;现有世界500强企业88家,占全省69%以上。
点击观看▼
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郑州片区的发展,除了放管服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外,“两体系一枢纽”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
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方面,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开通全货运航线36条,客运航线194条,客货运量均居中部首位,货运量更是跻身全球50强。卢森堡货航2017年完成货运量14.7万吨,每周运营航班18班,航线网络覆盖欧美亚3大洲23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
陆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八去八回”常态化开行,开行1200多班次,集疏网络国内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国外覆盖日韩、中亚、欧洲的20多个国家的120余个城市。
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方面,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启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设立了7个海外仓,进出口境外辐射185个国家,2017年进出口包裹7466万单,交易额超过100亿元,占全国15个试点的三分之一。
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方面,创新“铁、公、机、海”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的“一体化”服务和监管模式,探索无车承运模式,推进“运贸一体化”。
口岸建设方面,肉类口岸、汽车口岸、邮政口岸和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物等口岸业务均保持较大增长态势,粮食口岸通过预验收,药品口岸“三个中心”启动建设,功能口岸集群支撑效应逐步显现。
此外,伴随着河南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海内外一大批优质项目涌入河南。郑州片区经开区、郑东新区、金水区、航空港区四区块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区域的入区企业注册情况。
点击观看▼
据统计,郑州片区新签约的大型项目有34个,签约总金额677亿元,包括19.5亿元的正商国际大厦项目;而新开工的大型项目30个,总投资金额518亿元,包括投资额36.5亿元的建业中心;投资额10亿元的深移盟o2o汽车后市场交易中心等18个项目竣工投用。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达到79个。
郑州片区下一步工作安排
郑州片区是河南自贸试验区的核心片区,面积最大,占河南自贸试验区的61%;承担的任务最重,国家和省里确定的160项改革创新任务,郑州市要全部承担落实。郑州片区发展得好不好、快不快,直接影响到整个河南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成效和在全国自贸试验区中的地位。
经开区块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争取在跨境o2o现场直提、项目手续虚拟审批、多式联运等方面,形成7-8个在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案例;另外全面启动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规划建设,巩固跨境电商在全国乃至全球版图中的地位。
下一步,金水区块的工作重点首先是全力打造国际经贸合作平台,争取“一带一路”经贸产业园7月份正式挂牌运营,推动河南贸促会上市认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诉调对接中心等服务窗口挂牌落地;其次大力探索“双自联动”发展,积极推进企业住所承诺制、“一照多址”等上市制度创新,推动中部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落地。
航空港区块的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多式联运、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以及推进各项改革试点工作等方面。在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航空港区将依托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打造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大通关、大口岸、大开放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深入探索多式联运方面,航空港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战略定位,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助推河南自贸区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来源:航空港online,版权归原作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添加时备注“进群”,邀您进港区楼市交流群,一起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