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个人电脑cpu、gpu市场上,消费者主要依赖于英特尔、amd、8 gpu服务器英伟达等美国企业提供的产品。虽然这些进口产品已经非常稳定且高效,但是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近年来还是有许多声音呼唤国产cpu和gpu。锛?
实际上,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国产 cpu 如同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比如大名鼎鼎的龙芯、兆芯等等。不过这些国产芯片在性能上和外来产品仍旧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市场上没有形成竞争力。
今日(6日),有消息称,华为海思正在开发设计多种芯片,从移动设备使用的一系列芯片,到多媒体显示芯片及电脑使用的cpu、gpu,海思都在尝试,且有新品力作。
华为海思半导体研发的智能手机移动平台麒麟980、麒麟810已经跻身全球顶级soc行列,受到市场上的广泛认可。因此,如果华为海思入局电脑使用的cpu、gpu市场,还是非常让人期待。
据台湾地区《电子时报》报道,过去10年华为坚持自主研发芯片的大计,已由旗下海思完成大半。不过近期在台湾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中流传,面对当前的局势变化,华为已经将坚持自主研发芯片的大计进行了升级。
报道中特别提及,海思芯片使用的技术全部集中在台积电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技术,同时顺势包下台湾后段封测厂及下游pcb行业的产能。
华为消费者业务除了智能手机业务以外,还向消费者提供笔记本电脑产品。今年五月份以来,美国政府对华为实行了极为严厉的封禁政策,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提供零部件。这意味着英特尔、英伟达、amd、美光等美国科技公司都无法向华为提供cpu、gpu、存储芯片等电脑关键零部件。
危机意识强烈的华为公司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这种“卡脖子”事件,选择自研cpu/gpu也是在所难免。对于目前的华为来讲,涉足自研cpu/gpu可能仅仅是尝鲜行为,为以后做打算。
有业内人士分析,华为海思此举是为了填补海思在主力移动设备芯片之外的技术空白。但也有可能是为了满足华为在5g时代积极布局的智能显示终端所产生的芯片需求。
根据华为官方的信息来看,华为海思半导体目前已经拥有有麒麟、巴龙、鸿鹄、凌霄及鲲鹏等一系列芯片产品线。不过华为海思近日的动作,都表明华为有意扩大自研芯片领域的宏图。报道中称,华为这次是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由于美国的种种封禁,华为目前的局势并不明朗,英国arm公司到现在为止,仍旧没有完全对华为解禁。因此,华为及海思火力全开的动作,背后理由让产业界一目了然。
自研芯片的道路十分曲折,并且所需成本花费巨大,一颗7nm芯片的开发成本动辄几亿美元,甚至更多。华为海思今年的研发支出很可能会大幅超标,甚至是其他一线芯片厂商的数倍。而这种大手笔,也是如今困难局势下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