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走进阡陌纵横的田间地头,他扑下身子全心投入;从改善基础设施到发展乡村产业,他千方百计想尽办法。“这位市里来的年轻同志真不错,工作踏实,为人谦虚,很好相处……道路修到家门口、村级卫生所建起来了、扶贫产业也有声有色,他确实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提起“85后”驻村“第一书记”习磊,都昌县大树乡参岭村的乡亲们无不满口称赞。驻“身”牢记使命沉下去
2月20日,全市扶贫工作会议后第二天,习磊来到参岭村。而此时,他的妻子已怀胎两个多月,正需要丈夫的照顾陪护。“我到村里工作后,全靠她自己照顾自己,确实挺为难她的。”接受记者采访时,习磊满怀愧疚地说。
“进了参岭门,就是参岭人。”习磊深知,农村工作纷繁复杂,若不熟悉情况寸步难行;初来乍到,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全面走访贫困户,掌握第一手资料。一落脚,他就到村部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向村两委班子了解村里情况,熟悉村两委工作情况与管理方式,虚心地向村两委班子老前辈们请教,好学的态度让他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驻村第二天,习磊便早早起床,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们拉家常、聊发展。那段时间,习磊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两周之内走遍了全村17个村小组。村民白天外出干活,他就晚上走访;贫困户在外务工,他就逐个电话联系,做到户户情况了解。乡村阡陌纵横,村民居住星散,为了尽快熟悉贫困户情况,避免上门走访“少走弯路”,习磊就动手绘制贫困户分布地图,走访一户标注一户,做到了然于心。“哪家哪户标注得清清楚楚,这样更容易记住,上门走访也更方便些。”习磊道出初衷。
“说实话,刚来村里时,听乡亲们说话都有些费劲,一遍听不懂,我就多问几句。”从听不懂当地方言,到现在时不时蹦出几句都昌话,这看似细小的变化正是习磊扎根乡村的生动体现。通过扎扎实实的上门走访,他把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基本摸了个透,完成了65户177个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整改落实和建档立卡工作,并协助建好村级公示栏,实行“挂图作战、一村一栏、专栏上墙、公示无误”,真正做到了“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他白天在村里转,晚上回来就整理资料、汇编建档,他房里的灯总是亮到很晚。”习磊的“房东”、参岭村村委会主任陈龙初说。
驻“心”带着感情融进去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收集掌握的贫困户资料越多,做好扶贫工作就越有底气。“经过现场座谈、实地调研和走访入户,我对参岭村的贫困状况、村域经济、资源禀赋等有了初步了解,在和村两委研究后,明确了统筹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开展产业扶贫、医疗扶贫、就业扶贫的整体思路。”习磊说。
每到一户,习磊都会将该户情况详细记录下来,把联系方式留给乡亲们,让他们有困难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他。“看见你带着我女儿上车时的背影,真是风雨情中心中暖,寸草寸心情一片……”村民葛学平发来一则长长的微信道出对习磊的感激。一次,葛学平的女儿患上重感冒发高烧,而当天正下着大雨,出门很不方便。习磊知道后,冒雨来到葛家村,帮他把女儿送到县人民医院就诊,自己还垫付了医药费。在市委编办的帮扶下,葛学平一家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优惠政策,大女儿顺利就读都昌县太阳村小学,小女儿今年也在九江市南湖小学入了学。“一张连心卡,情暖千万家,你们伸出的温暖双手,使我在困境中看见了希望之光”。一次次走访时的嘘寒问暖,一件件实打实的暖心之举让葛学平深受感动,曾经一蹶不振的他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如今在深圳一家工厂安心务工。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习磊从村民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一件件抓好落实。争资18万元建设村级卫生所,12月份可投入使用;为方便学生出行,新修水泥路1.2公里;拓宽路基4.1公里,重新规划新修公路1.9公里,结束了莲花塘自然村不通车的历史。一个个项目顺利推进,有效改善了基础设施,便利了当地百姓。在习磊的组织和策划下,市委编办先后开展了端午走访慰问、“迎七一·送温暖”、圆梦“微心愿”等活动,先后为12户贫困户和6位党员送去慰问物资,给12户贫困户子女送去学习用品,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送去中秋月饼;“八·一”建军节当天,还特意为村里伤残老兵陈正久带来轮椅,让他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驻“力”扛起责任扶上去
产业增收致富是如期脱贫的关键,如何改变贫困村的现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是习磊一直思考的问题。“习书记工作抓得实,思路也很新,给我们村带来活力,他还组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修水等地开展“党建+扶贫”活动,边学习边考察当地皇菊种植、乡村旅游等,让大家开了眼界。老“村支书”伍建璋如是评价。
习磊和村委班子一道集思广益,分析制约因素和扶贫发力方向,并结合基本村情和实际困境,制定出一系列帮扶计划:在全村进行适度土地流转,以“专合社+农户”模式,培育发展小龙虾养殖和茭白、胖姜、皇菊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扶持叶久义生态乐园和昌源养殖场发展壮大,吸收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来基地务工。
目前,市委编办已协调落实12万元扶贫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小龙虾和茭白专业合作社。其中,小龙虾养殖基地流转土地40余亩,已经投放虾苗400多斤,建成后预计可带动10至15户贫困户增收;冷水茭白种植项目流转土地50亩,建成后预计可带动15户贫困户增收。该办还先后邀请了市农业局、市水科所、都昌县农业局有关专家到村就农村种养殖业、农业实用技术、作物栽培等进行指导和培训;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同九江经开区、都昌县工业园、永修大农化工公司等单位进行多次对接,积极为村民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岗位就业。目前,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为41位贫困人口增加了稳定性收入。
村里产业扶贫项目逐个落地,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如今,妻子已怀胎十月,快要分娩,即将升级爸爸的习磊可谓双喜临门、收获满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既是锻炼也是考验,深感责任重大。我将继续扎根参岭村,踏踏实实做好手头上的事,切实为村民们排忧解难,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努力向组织和乡亲们交上一份满意的案卷。”习磊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