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2315投诉热线与以前不大一样了


我们的12315投诉热线大不如前,不是我们保护消费者的热情减了,也不是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变了,确实是现实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16年7月1日始,有以下三个变化:
变化之一:12315的电话接听人不是我们市场监管局(工商局)的人了。其接听人员统一为绍兴市委市政府的信访局管理。
变化之二:普通投诉不出现场了。目前国家的投诉处理办法规定,是不需要出投诉现场的,而且即使双方投诉人都一起到我们办公室,我们可以依照法规规定,与双方约定一个时间,进行调解。想当初我们柯桥12315中心和各市场监管所(工商所)有车有人,有投诉人要求出现场的,一般我们尽可能到达现场进行调查调解。但现在,我们12315中心的车没了,各市场监管所(工商所)也只有一辆工作用车,每天食品安全检查、专项整治、市场监管等,用车排得满满的。车改后,确实每个干部好象有380元的车补。但事实上,不可能每个干部都有自己的私家车。据悉,目前有不少干部是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去办事。不像以前,我们的车辆有标志,而且有驾驶员坐车上,现在如果开自己的私家车办事,相对停车也难,想找一个正规的停车位,距离会有点远或者麻烦。稍有不慎,交警或城管违法停车的罚款单子就贴了,100大洋就飞了。一个月的车补,只够贴4次吧。
变化之三:处理投诉的规则不仅要依据我们国家局的法律法规,同时也要依据国家信访条例了。而且目前产生了一批专门靠投诉吃饭的职业投诉人。我们以前一直是为投诉人考虑,尽可能让投诉人得到实惠,我们口头禅叫“摆平就是水平”。比如有消费者说吃了某超市所购面包后,肚子痛了。怀疑是面包质量问题来投诉反映,我们一般从相信消费者角度,忽略其它有没有购物小票等问题,直接而简单的处理,让超市赔偿消费者一点钱而结案。但现实情况确实发生了变化,我们投诉调处中,碰到了不少职业的投诉人,利用欺诈、恶意的手段,对商家进行敲竹杠式赔偿。商家听从我们和息事宁人的姿态,成为他们索赔的对象,也于是,我们的调解方法也进行了依法依程序。比如对上面这面包投诉,我们一般到该超市检查有没同批次面包,查阅面包的进货渠道,如果存在问题,给消费者赔偿并对超市立案查处。如果一切正常,没问题发现,再给双方协商调解。查验购物小票,超市认或不认(购物小票与反映商品是否一致),赔或不赔,我们只做中间人。双方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依法调解终止,建议消费者通过其它司法途经解决。另外涉及投诉商品的检测问题,法律规定,由双方协商签字认可。检测费用由双方协商或谁主张谁垫付原则,另一方押同等检测费,最后根据检测结果,由责任一方承担检测费。

车改改得工作用车都没了。

好像真的很惨

那还是直接撤了吧

照这么说消费纠纷没人来处理了 ,那还要这个部门干嘛。

你理解不正确。我只是说调解方式变了。每年我们处理投诉毛4000件,是件件处理的。只不过调解不成功率多一点点,以前成功率95%以上,今年估计会下降到90%左右,我们是争取成功率尽可能高一点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动做宣传公作
赞一个有些部门都懒得跟群众解释 通知
害的群众遇事只知道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