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们来到潮州,带着扬州的山洞梅花。从此融入这座轻闲而幽韵的小城,十三年时光蔓延,美味依旧。——桂兴美食~店庆
店面小哥轻哼歌曲,说已随桂兴在潮州多年↑↑↑
“掂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皮薄汁多,一口一个,简直太完美!——本期首推,灌汤小笼包↓↓↓
所有的包子都用铝胚存放↑↑↑↓↓↓
家住吉怡新桥交界附近,见城新西,过后街,经吉怡路时,总望见蒸腾的笼子,忙碌的人影,清晨热闹的店前。路过的多了,桂兴(以前也叫桂兴小笼)已经成为回家途中的一道童年的记忆。
每次带一笼灌汤包回家,都炒鸡激动。冬季冷风中,吃上一口,暖和至心;夏天热气中,却又香气扑腾,胃口大开。
喝包子也是一种技术活
南方人喜粥食,更爱点心,其中尤以灌汤包为最;但是就如“撒尿牛丸”富含汤汁一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好这个包子,“轻提,慢移,正坐,喝包”,一个灌汤包的精髓早已在吃的过程中淋漓尽致体现。喝包子啦↓↓↓
爆↓↓↓
喝包步骤
1.夹住汤包后得轻轻提起,避免把包子弄破了
2.拿到碗里时,要轻轻咬破个口子,将灌汤流在汤匙上
3.一口饮入,品尝其香鲜美味
4.然后再慢慢细嚼包子。
吃包子的人要珍惜
爱吃包子的人,总又一颗圆润饱满的心,憨厚而包容,虽然当众吃包子很容易被人嫌弃,但如果这个人是你的盆友,请珍惜吧!
灌汤包典故——山洞梅花
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的灌汤包自北宋而始,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其时汴梁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开封流传下来。 20世纪20年代,名厨黄继善创办“第一点心馆”,主营灌汤包子,对包子的制作方式加以革新,后再经过后续各位大师的改革,灌汤小笼包从此发扬光大。
1885年的“富春”老字号知名品牌,1890年的江苏镇江的“宴春”汤包,都远闻其名。
传说
相传600多年前,元末明初,朱元璋起义攻打天下。打到浙江的金华城下,朱元璋用肩膀顶住城门万斤闸,让起义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城里冲去。常遇春肩顶万斤闸,时间长了肚子饿得慌。
这时恰好营里送来包子、菜汤等点心,常遇春就叫胡大海抽身给他喂包子、菜汤。常遇春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一面不停地催促:“汤,包子,汤,包子……”胡大海看着肩负万斤闸,汗流浃背的战友,喂着喂着顿生一计,令一士兵先将菜汤灌进包子,再把包子喂到战友嘴里。常遇春吃着,觉得喉咙湿润了,力量倍增。
后来,常遇春问胡大海:“你那天给我喂的什么好吃的,使我力量倍增?”“就是你叫的‘汤包’呀!”后来人们也就借着这个传说做出了灌汤包。
十三年老店桂兴美食等你来
店面其他美食(推荐水晶饺)
晶莹剔透的水晶胶,爽口Q弹的肖米(烧麦),粒粒入味的珍珠圆,四海八荒的干贝海鲜饺,味香意浓的饺蟹八宝,还有各式各样的樱花八宝船、金橘卷,以及浓郁养生的树菇炖鸡~~
桂兴13载,与你记忆一起,铭刻潮州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