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站建设
6月21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指导第三方评估完成的《2016年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站评估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向社会公布。
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在整体网站建设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平台建设围绕公众需求,积极开展创新,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网站的可用性、实用性、互动性、及时性,做好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提升服务能力。
八成以上网站得分超80分
过去的一年,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建设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公开水平明显加强。
《报告》显示,网站建设能力整体提升,网站差距呈缩小态势,优秀网站小幅增长。
各省局网站平均得分为
86.7分
,比前年增加
0.3分
;有
26家
网站得分超过
80分
,占网站总数的
83.9%
,同比增长了
6.47%
;网站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由2015年的
58.8分
缩减至
36.55分
,缩减幅度达到
37.8%
;排名相邻的网站之间得分差的平均值也由前年的
1.96分
降低至
1.22分
,降低幅度近
40%
;得分在
85分
以上的优秀网站增长稍显乏力,优秀网站数量为
19个
,仅比前年多出
1个
,增长幅度不足
6%
。
省局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整体提升幅度较大。
31家
省局政府网站平均得分为
0.87
,比前年提高
23.5%
。网站行政权力公开情况整体表现突出,超过
60%
的网站权力清单得分指数超过
0.9
,
90%
的网站公开了责任清单;人事信息和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实现程度较好,超过
70%
的网站人事信息得分指数在
0.8
以上,超过
80%
的网站政府采购的得分指数在
以上。
在政策解读与回应社会关切方面,各省局两级分化情况得以缓解,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的网站比例比前年提高了
10%
。网站功能与管理指标平均得分指数为
0.89
,高于前年的平均得分指数
0.84
26个网站创新有道
新的评估体系采用加分方式鼓励各省局政府网站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渠道创新和栏目创新,特别是鼓励政府数据开放、诚信体系建设、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创新,树立创新标杆,发挥优秀网站的示范带动作用。
去年,省局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站评估工作中,共有
26个
网站获得特色与创新加分,包括
8个
技术创新,
25个
渠道创新,
15个
特色栏目。比如河北省局的特色栏目“河北食药科普网”,山东省局的“食品安全联播平台”,浙江省局的“食药视界栏目”;北京市局的技术创新平台 “北京食品药品安全公众服务平台”,广东省局的“广东省食药监网站无障碍服务”。
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渠道创新成为很多省局的选择,微信公众号、即时通讯、微博等形式多样的平台为信息传播增添了丰富渠道。在这种新形势下,涌现出一大批新媒体比如,“内蒙古食药监管”微信公众号,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微博、微信、头条号矩阵”, “甘肃食品药品监管”政务微博。
客观评估 让服务更贴心
当前政府网站建设倡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对细化政策解读与回应群众关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报告也对目前网站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估。
在办事服务方面,各省局网站与当前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省局网站平均得分为
0.78
,比前年下降
37%
;多数网站未建立标准的服务事项目录,未列明事项的网上办理深度;场景式导航服务的平均得分指数仍不足
0.6
,超过
30%
的网站未提供场景式导航服务。
公众参与和沟通的平均得分指数为
,略低于前年的
0.79
。网站互动访谈栏目的功能要求平均得分指数不足
0.3
,多数网站不支持公众在线提问,无法进行文字直播;部分网站在线咨询存在答复不及时、答复不实用等问题;多数网站未能公开意见收集采纳情况。
近70%网站存在链接页面无法正常显示,无标题空链接伪链、链接不准确等问题,不可用链接数量总计超过
700个
,占问题总数的比例超过
50%
;超过80%的网站存在服务不实用的问题;
16.1%
的网站调查征集、在线访谈等互动类栏目长期未使用;
的网站存在信息更新类问题。
用户为中心 让服务接地气
对于目前网站建设存在的服务不实用问题,《报告》给出了信息公开从供方思维向需方思维转变、办事服务从粗放式精细化转变等发展建议,让服务更加接地气。
政府信息公开从供方思维向需方思维转变。信息公开应从用户查找信息、阅读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习惯出发,对政府信息进行再加工,丰富信息表现形式;同时可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捕获群体用户的现实需求以及个体用户的潜在需求,优化栏目设置和布局展现,并有针对性的推送信息,提高信息的可见性。
办事服务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在建设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要求下,仅仅停留在粗放式静态办事服务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需要进一步围绕网上办事的实际需求,完善网上办事功能,提供集网上咨询、网上反馈、网站监督、网上办理、结果查询为一体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同时注重服务内容的精细化,消除可能给用户在线办事造成困扰的不利因素,实现以信息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