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Uber也好,出租车也罢。都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一定要有合理的竞争力和消费者来支撑,否则交易无从谈起。
我国所有的出租车司机都面临着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份子钱”,各地区不等。但绝对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租车公司通过“垄断”的手段,将牌照做为稀缺资源握在自己手里,又将所有的成本都转嫁给司机,坐着收钱即可,正是他们拥有合法的运营权 (即行政许可),稍微有一些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行政许可的干预是市场发展的最大毒瘤,也有人会说是垄断,其实垄断也是行政许可的产物,请各位仔细回想一下ADSL宽带、GSM手机、固网电话报装等等不合理 高收费情况。这些的背后其实都是行政许可在操纵。但是行政垄断在我国或者米国还是存在的,也是有必要的,这里不展开了。
现在的最大矛盾激化点在于,出租车的数量是满足不了消费者的搭乘需求,消费者首先不满意,高峰期、下雨下雪、重大展会时拦不到车,出租车司机也不满意,份子钱太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所得少,同时行政许可为了保证各方面利益,不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增发更多的运营权(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滴滴的出现,颠覆了这个格局,从而撼动了行政许可的核心利益。它解决了 车、司机、乘客的多方交叉矛盾,利用智能手机的GPS定位技术,结合先进的算法,就近原则的让司机去接乘客,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利用私家车无行政许可高昂费用的相对持有成本,同时给予司机一定形式的补贴,增加司机的收入 ,大家都开心,皆大欢喜。
至于滴滴优步能否一家独大,继而漫天要价,甚至说出租车淘汰出局,我觉得不太可能。
因为所有的出租车司机不会全部辞职,即使司机这样做,行政许可也会被迫做出让步,降低份子钱、提高司机综合待遇、提供各种隐形福利等手段(魔都已经面临这些问题,且大众、锦江等公司开始降低份子钱的同时,提升出租车司机的各项福利待遇)。
因为出租车公司并不是单单由司机组成的,他们有庞大臃肿的员工队伍,例如接线员、行政管理、调度指挥系统、投诉处理系统、车队管理人员等等,这些人员都会因为出租车司机的全体辞职而失业,而这种大规模的失业会引起社会动荡。
在Uber与存活下来的出租车争夺消费者时,定价是一个互相博弈的过程,决不可能一家独大的垄断市场,随意定价漫天要价是不会出现的。这里拿邮政比一下,先前是一家独大,现在是各种快递公司百花齐放。定价还是市场说了算的。总比原来邮政一家垄断好。
最后 特别说一下Uber这家公司
它的业务链会再次做非常广泛的延伸和颠覆,而不仅仅是Uber Car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详细介绍和分析了Uber这家公司的远景
就像我们一些同事,上班城区,住在郊区。 上班时,可以用Uber接订单,顺路带乘客进市区,而刚好我居住的小区内或附近有信件包裹需要送达工作的写字楼,那么,我就可以上班时完成三个任务,自己上班、带其它乘客上班、顺路完成快递信件或包裹送达业务,也就是说,Uber已经开始颠覆物流快递行业,因为它有这个能力,同时又有这个实力。因此Uber的核心竞争力是很强大的,尤其是它们在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破冰,颠覆不同的行业和产业。
只能说你想象力太丰富,综合中国国情,优步滴滴到最后还是要全职司机的。你那种上下班开开的会给你弄到顺风车板块里去
说的在理并且成功植入广告
其实地球人都知道,只是利益的分配问题!
我觉得滴滴优步只要上了轨道,绝对淘汰出租车
出租车自己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