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亿万富豪,他曾坐牢18年,47岁才开始创业,儿子却坑他

尹明善在最具才华的年代失去了人生自由,在90%的人都认为他这辈子完蛋了的时候,他从新出发。47岁的他开启暴走模式,走上了创业这条路。经过24年的艰苦奋斗,尹明善身家达到130亿,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1938年1月,尹明善出生在重庆涪陵,一个靠江的小城。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略有小钱的尹明善一家被认定为地主家庭。他和母亲被赶到了乡下,从此尹明善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辛酸生活。
为了生活下去,12岁的尹明善开始琢磨着“做生意”。思来想去后,他认为针线是农村最常用的东西之一,每家每户必备。而且这个东西小巧,出去卖货时方便携带。因此幼年的尹明善干起了这门生意。经过两年的叫卖,尹明善略有盈余,总算解决了吃饭之忧。
尹明善的母亲是一位开明的文化人,她一直遵循“不读书则无为”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尹明善。在他14岁时,尹明善带着少许盘缠只身来到重庆求学,天赋颇高的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重庆最好的中学,重庆一中。20岁,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也是尹明善离大学只有一步之遥的年纪。他却被政策所影响,打为右派。三年后,尹明善被判“反革命”罪关进大牢,此后他在牢狱中度过了18年。
在牢狱中,尹明善为排解寂寞,开始大量读书。凭借自己在高中学的一点入门英语,尹明善开始自行攻读更高层次的英语书籍,并做到了能翻译国外书籍的水平。在这段时间,尹明善涉猎广泛,完成了知识资本的原始积累。因为本事过硬,他被相关领导安排担任英语资料的翻译员,还被聘为英语辅导教师。
1979年,中央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41岁的尹明善得到平反。被活埋了18年的人生曙光乍现,他的命运也从此逆转。
1981年,尹明善因为英语水平高,而且有“老师”经验。他被调到重庆设计院担任英语老师。在此期间,他独自将《实用英语惯用法》翻译成中文,并在1985年出版。
1983年2月,重庆出版社公开向社会招聘编辑。尹明善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重庆出版社编辑。凭借自己多年来的知识积累,他在编辑工作岗位成绩卓越,很快就成为出版社编书最多、获奖最多、挣钱最多的“三多”人物,并被提拔为重庆出版社副社长,事业无限风光。但此时下海潮席卷全国,尹明善也不甘落后,毅然辞去了这个看似铁饭碗的工作。
1985年底,尹明善在一片诧异声中“下海”做了一名书商。他创办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一个读书人成为一名书商”,这也许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对尹明善来说,图书算是老本行。他很快就闯出一片天,由其主编的《中学生一毛钱丛书》系列便大获成功,先后卖出三千万册,在图书市场一炮走红。凭借此书,尹明善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60万元。
1992年,尹明善已经是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书商,却也面临被天花板笼盖的尴尬处境:主渠道永远被新华书店这位老大霸着,他尹明善做得再好也只能排第二。不甘心久居人下的他,决定寻找天花板更高的舞台,再一次,他放弃了稳定的生意。同年,54岁的尹明善投资20万元创办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所,这也是力帆集团的前身。
2000年,62岁的尹明善以5.5亿元净资产荣登2000年福布斯50位中国富豪排行榜。同年8月,他用5580万元买下了寰岛俱乐部,将其更名“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是年,在四万球迷的“雄起”声中,力帆夺得西部球队有史以来第一个冠军。2010年11月25日,尹明善带领力帆成功登陆a股。上市后,力帆集团市值达到100亿,而拥有力帆80%股份的尹明善身家一路飙升到80亿,如今更是达到了130亿。
尹明善有一个儿子,叫尹喜地。酷爱豪车,曾在力帆困难的时候花费3000万买下布加迪威龙。除了布加迪外,据称尹喜地还拥有多部名车。最令人不解的是,尹喜地拒绝接班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