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双创周北京会场启动,北京市出资200亿成立科技创新基金,规模将达1000亿

9月15日,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启动仪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今年的双创周主题为“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双创周北京会场展区面积12000平方米,300余项双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展示内容包括壮大新动能、双创促升级、双创新生态、双创助协同、双创惠民生等六个板块。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许强发布了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许强表示,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该基金将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
为推进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和支持方式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北京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以下简称“科创基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北京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两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探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引导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基金定位——实现“三个引导”
科创基金是政府主导的股权投资母基金,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社会资本形成合力,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源头,实现“三个引导”:
1.引导投向高端“硬技术”创新;
2.引导投向前端原始创新;
3.引导适合首都定位的高端科研成果落地北京孵化,培育“高精尖”产业。
政府投入200亿,远景规划1000亿
科创基金政府出资总规模200亿元。其中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120亿元,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四家市属国有企业各出资20亿元。拟通过对母基金和子基金层面的放大,实现基金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
致力于支撑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
科创基金作为北京市精心打造的一支科技投资基金,致力于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投资范围不局限于北京市行政区划,将以全球化视野,聚焦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人才团队,努力实现一批创新成果支撑国家重大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支撑构建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
重点投资产业化三个阶段
科创基金投资分原始创新、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三个投资阶段,母基金投资比例按照5:3:2安排。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经济信息化委分别受市政府委托,负责指导三个投资阶段的投资管理工作。母基金的管理将以主要出资人为主组建基金管理公司,实现专业化管理。子基金将以市场化方式选聘专业化团队运作管理。
科创基金重点投资:光电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脑认知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大数据、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
1
原始创新阶段:重点投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及人才团队的前沿性科学发现,原理性主导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引导产业变革性技术。
2
成果转化阶段:引导国内外优秀的天使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孵化、转化阶段的创新型高端项目,支持创新、创业,推动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辐射带动津冀及全国的创新发展。
3
“高精尖”产业阶段:投资并联合社会资本聚焦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加大向产业链高端的投资,推动企业技术变革和升级,依靠高精尖科技,加快构建北京高精尖产业结构。
完善政策引导与激励约束机制
为适应原始创新周期长的特点,科创基金投资原始创新的子基金存续期可为15年。
为更好发挥政府出资的引导作用,按照“风险共担、利益让渡”的原则,建立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投资原始创新阶段项目,政府出资部分设计了利益让渡政策,原则上以“本金+利息”的方式退出,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早期原始创新投资,吸引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
组建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引入市场化机制,发挥政府资金引导放大作用的重要举措。通过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团队,实现资本与科技创新的精准结合,提高创新效率,进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此外,北京市也欢迎各类金融机构、产业集团、创业投资机构,欢迎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与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携手,为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