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巨头看国内企业增长空间

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公信力,目前。欧盟、美国、日本等均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质量检测市场,出现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检测认证服务企业,总结海外检测巨头发展经验,寻求国内检测企业增长空间。
剖析国际检测认证巨头发展历史
国际检测认证企业三家巨头sgs、bv、intertek历史悠久,几乎伴随着整个检测认证行业的兴起,通过内生外延,近乎做到了全部领域覆盖,这三家巨头与其他企业最大的差异是在船舶、政府、日用品等发展较早、成熟度最高的领域具有高度优势,根据ihs预测,2020年全球潜在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超2000亿欧元。现代检测认证服务从欧洲兴起,发轫于15世纪初,成熟于19世纪中叶,全球三大检测认证巨头就是19世纪开始经营,随着检测认证参与提升,检测认证服务行业需求稳步增长。
瑞士的sgs集团创建于197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民间第三方检测认证跨国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公司下游行业多样化发展,不断通过并购进军新的领域,目前覆盖汽车、化学品、金融、能源、矿产、石油及天然气等行业,截止2017年末全球拥有超过员工9.5万名和2400多个分支机构以及实验室。
法国bv集团创建于1828年,其服务领域集中在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以及社会责任评估领域。在2000年前后,先后收购了acts和mtl两家商品检测实验室,巩固在消费品检测领域的优势,目前集团拥有船级社、工业服务、检验与役检验、建筑、认证、大宗商品、消费品、政府服务、国际贸易8大业务,近年来开展保险检验、采矿设备检验业务和强化建筑合标检验。
英国intertek集团创立于1880年,下游涵盖电子电气、纺织及鞋、化学品、建筑产品、健康美容产品、可再生能源、矿产品、零售业、汽车部件、石化及大宗货物等。目前拥有4.3万员工,在超过100个国家拥有1000多个办事处,客户包括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既有政府机构等。
回顾海外巨头的发展历程,龙头企业的崛起主要是全球市场扩张,并在全球建立分支机构和拓展海外市场同时不断合并重组调整公司结构。
剖析龙头收入端国际竞争力
从收入规模来看,sgs、bv、intertek是海外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市场的龙头,2017年合计营业收入超过140亿美元,据ihs数据显示,全球检测认证服务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欧元的企业超过2000家,雇员超过60万名。然而涉及的服务涵盖不同的经济部门,检测认证市场行业集中度并不高。2017年sgs和bv营业收入超过5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的intertek、比利时的euronfins、德国的dekrd,营业收入在20-40亿美元之间,在全球13家检测认证龙头公司中,有6家是上市公司除澳大利亚的als和美国ul外,企业11均为欧洲公司。
sgs、bv、intertek这三家国际巨头的营收增速与全球宏观经济细心相关,但波动性相对较低。2009年全球gdp增速探底时,三家公司的收入规模依旧坚挺,主要由于公司下游细分行业众多,地域分布广泛。整体来看,三家企业的收入规模持续上涨。2005-2017年,sgs、bv、intertek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55%、9.11%、11.59%。
成本端:人工成本占比高
检测认证服务属于人力密集型行业,且员工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近7年,sgs、bv、intertek的人工成本支出总和占整体营业成本的比例均在50%以上,并且还呈现上升的趋势,人力成本并非属于刚性支出,企业可以根据盈利水平对人员做灵活调整来控制成本,从人均人工成本来看,2017年gs、bv、intertek的人均人工成本支出较2011年小幅上升,分别为3.40、3.34、3.24万欧元。
2015年三家企业资本支出总额达716百万欧元,是2006年的3.85倍。由于今年三家资本支出收缩,2017年sgs、bv、intertek的资本支出增速分别为1.29%、-9.13%、0.21%,折旧摊销费用分别为278、204、125百万欧元,相比历史高峰期分别下降0.6%、30.5%、14.9%。
龙头企业通过外部融资寻求快速扩张,使得借款规模扩大,三家企业有息负债规模上升 趋势明显。虽然短期偿债压力较小,但长期借款规模快速提升,以sgs为例,2010年以来,公司长期借款呈倍数增长,2017年长期借款金额为1786百万欧元,是2010年的4倍之多。长期借款带动的有息债务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2017年sgs、bv、intertek的利息支出分别为2010年的6.0、2.3、1.7倍,利息支出总额超143百万欧元。
经营性现金流充沛,净利润稳定增长
2017年sgs、bv、intertek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金额分别为850、484、515百万欧元,现金与净利润比值是衡量企业的盈利质量,可以反映企业创造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2017年该比值在1.5-1.6之间,现金流高于净利润规模,表明企业的回款状况良好。
2017年sgs的人事费用、折旧摊销、租金开支分别占营业收入的55%、5%、3%,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601百万欧元,而bv上述三项成本占营收比为52%、4%、3%,而2011-2017年期间sgs、bv、intertek净利润cagr分别为5.3%、2.2%、11.6%。
相较2011年,2017年sgs、bv、intertek净利率分别上升-0.76%、-1.77%、2.08%。bv净利润下滑主要是业务集中在利润率较低的建筑、基建和工业品检测认证服务。2017年bv的建筑和工业品合计营收占总营收超47%,营业利润率分别12.6%、8.5%,而消费品、船舶海运、认证服务的检测营业利润率分别达23.3%、19.9%、16.2%。intertek利润率提升主要是收入结构调整,2017年,intertek产品检测认证业务收入1856百万欧元,占营收的59%,较2015年提升近8个百分点,2017年该业务贡献营业利润383百万欧元,占总体的75%,营业利润率20.6%。除此之外,其有息债务规模是三家企业最小的。
经营效率:轻资产运营,roe优异
人均产值是衡量企业运营能力的关键,人均产值越高,公司盈利能力越强,2017年sgs、intertek人均产值分别为6.02万欧元、7.4万欧元。sgs人均人工成本由2010年的2.56万欧元上升至2017年的3.40欧元,而2017年人均净利润5887欧元,较2010年下滑至863欧元,虽然intertek的人均人工成本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是三家最低。2017年intertek人均净利润7630欧元,分别是sgs的1.3倍、bv的1.8倍。从经营效率的角度来看,intertek具有一定的经营效率优势。
三家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均低于21%,其中bv固定资产占比低于10%,2017年sgs、bv、intertek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15、3.06、5.88次,而bv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主要是因为业务集中在建筑、基建、工业品的检测认证服务,这些重大工程项目,服务周期较长、收入相对较慢,产生应收账款较大。
2017年三家企业roe均保持在35%以上,其中intertek突破40%,杠杠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上市,2017年sgs、bv、intertek的权益乘数分别为2.96、5.20、2.76,分别是2010年的1.60、1.37、1.15倍。bv杠杠率高于其他两家企业,表明bv债经营程度更高。
从上述几个较大剖析国际龙头发展状况,三家盈利质量相对较高,这也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家分工深化,第三方检测认证服务行业还将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