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哈佛商学院一个年轻的学者叫罗伯特@卡茨提出来,说管理者有三大能力: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分析能力)。
这三大能力提出后,几乎成了管理学上有一种经典的说法。
技术能力专业知识的能力,比如新药研发的团队负责人得懂药,基金经理得懂金融,财务经理得懂财务。
人际能力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是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不论是跟上级、平级还是下级相处都需要这种能力。
概念能力或者说分析能力就是对一件事情的本质进行理解的能力。比如说,当一个困难出现后,你要分析造成这个困难的原因的本质是什么?然后才能去解决难题。
这三大能力的重要性是会变化的,会随着职务的升高而不断变化。总的大致趋势是技术能力的要求会不断下降,概念能力的要求会不断上升,而人际能力一直很重要。
比如,记者的采访和文字技术很重要,也就是说,技术能力特别重要,但是如果他从记者干到了报社总编辑的时候,他的采访和文字能力的重要性就在下降了,而分析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记者看到敏感的东西就可以去采访,去写,可以不考虑后果,但是总编辑得分析这些报道该不该刊登,刊登出去会有哪些后果?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ibm陷入困境,招来郭士纳当ceo。郭士纳曾经是麦肯锡的咨询师, 信用卡公司副总裁,食品公司ceo。他从来没有从事过电脑行业。当时ibm找郭士纳当ceo,很多人看不懂。有人嘲笑他说一个卖饼干的,现在要来卖电脑,这只是开玩笑。但是郭士纳做得很好。 因为在销售员这个层次卖饼干跟卖电脑的区别可能很大,但是到了ceo这个层次,销售饼干和销售电脑的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就不那么大了。分析能力会很重要,分析能力强的领导人,职位越高越能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