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说企业小留不住能人,下面员工执行力弱,怎么破

我们常常把执行力挂在嘴边,到底什么是执行力呢?
老王是一家公司的采购主管,下面管着10多号人。老王以前是当兵回来,比较愿意听众上级的指令,听话执行命令是他的强项之一。在一线由于做执行时由于工作出色并且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而提拔上来当主管。领导看中他的执行力,想把这些执行力带给其它的员工。升职后的老王当然更加努力干了,每次接到上级主动安排的命令都是立马打电话让下属去做执行,甚至有一些下属反馈上来遇到困难的事,老王也是自己亲自去解决这难题。另外老王还要参加各种跨部门的会议,不出席还会被其它部门的人说不尊重他们,眼看自己忙活了一天,时间都不够用,但好像又没干出些什么结果,而下属又只是在听令做事,不指挥不动,老王开始感慨手下没有人用:这些员工还真有点低能力,遇到有点能干的人又说老王掌握太多,直接说不干跳槽了。老王感慨企业小招不到能人。在留不住人与员工无能之间徘徊而不能脱身。
我们试着从:“战略——计划——执行”三个层面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在战略层面
战略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制定的。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政府新政颁布对所在公司行业的影响,比如国家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市场的前瞻,从手机指纹识别到人脸识别,从无边框到全面屏手机的改变导致消费升级。
借鉴跨行业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改造本行业,想达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比如从共享租酒店到共享单车。
新的客户领域的细分,比如像吸猫一族、cosplay(角色扮演)人群的新消费需求。
这些信息一开始时是还没有成形的商业模式,都是带有非常强的部分人主观性,高管或者ceo也是有着这个想法,想去验证或者探索一下,不代表他的想法就是正确的。
在计划层面
中层管理根据高管下达的目标而先做计划,评估需要什么样的人员与资源,需要哪些部门做配合来完成目标,这里面做计划应该要与下属一起讨论,这时候开会是必须的,会上一定要明确的有
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谁负责?
做到什么样的标准为合格,哪些是短期内的关键指标,整个目标达成的时间是多久?
隔多长时间汇报与沟通一次,并且出现哪些之前没有意料到的情况,需要怎么解决?
在执行层面
下属明白标准后,发展自己的强项与技能,深入进到做事中或者与客户的沟通中,把我们公司的战略理念传播出去,并且保持沟通,把实时的数据反馈给上级统筹,把信息消化后再调整公司的战略,不断地重复这个沟通与执行的过程,直到在重复当中摸出一套可流程化的做事步骤,把他们常态化执行以提升效率。
高层光思考不去做,其实是不会改变他们的认知的,那么他们又是一个人,怎么会判断正确呢?
中层只知道按目标执行而不去做调整,导致下面的下属要不就是庸人,听话照做,达到标准,老板说这么做就这么做,做完就算了,没有培养出自己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层又要亲自出面去把握每一个下属执行的细节,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马,这一定程度上就与下属形成了竞争关系,抢了下属的活干,导致下属能力不成长渐渐平庸,而中层累得半死却说下属无能,殊不知是他自己的问题而产生的。
中层管理者在担心自己的位置被下属抢了而害怕放权与培养下属?那只能说这位不适合当管理者,格局太小了。
最后总结一下,要把企业的想法执行下去,影响到市场,客户感受到并且给出他们的反馈,才叫执行,而这个循环做,就是让你根据市场去调整自己的目标与资源,从而能做出客户愿意买单的产品或者服务,带领员工达标,才叫有执行力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