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说年少轻狂,年少,本应夹杂些狂妄。那份不服输、不畏惧的勇气,在挚爱面前都会增添几分筹码。选你所爱,爱你所选,不是任性胡闹,而是一份小心翼翼,用信念所托起的色彩梦想。
今天着陆【创客志】是他—— 太原益动创一站式赛事服务中心创始人——郭建东
作者:孙佳森
郭建东,1996年,白羊座,山东泰安人,山西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相比体育运动,他更爱体育赛事,从高考选择专业那一刻起,体育产业就成为他想要去俯身做的一件事。
创业项目:太原益动创一站式赛事服务中心,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中心,辐射全省各大高校,承接着高校内各大体育赛事,篮球、足球、羽毛球、跑步…体育+,成为他们所认为社交最具魅力的事情之一,关于支撑利润点方向,他们希望通过体育活动为品牌商家达到宣传和集群引流的效果,一点点推动着品牌的发展。
个性特征:身高1.83大男孩,整个人流露着一份阳光、自信、内敛,大大咧咧外表下,深藏一颗细腻的心,他说,无论叛逆年少,还是如今进入2字头的成长,真实的活,永远最动人。
“谁说体育生只是四肢发达,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是全能的。”年仅21岁的郭建东,说出这番话时,笑容里多了份不容置疑的认真。关于对体育生的偏见,年少一些时,他会选择毫不犹豫的“怼”回去。郭建东并不是专业体育生,但更多时,他希望体育生不是传统眼光的“文化差生”,而是比他人多了份特长,体育和他的情感,从中学的一个决定起,就已注定。
中学有句传言,买手机,找东哥
每个人或许都会历经一个叛逆期,有些表现于外形,有些则深藏于内心。青春的叛逆,打架、逃课、恶作剧…这些一点都不酷的行为,却在多年后,回想起,总让人深刻。初二那年,郭建东留级了。这个原本身高就过人的少年,更像班里的一位大哥哥,没人敢于招惹,相反很多却想结交成为朋友。而天性仗义的郭建东,还真的保护起来同学们,看到有人被欺负,他会第一时间出面解决。大多时,这位少年处于沉默,附近几所中学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个带着“光环”的辨识度,与学习无关,更多是一场“少年单纯的交易”。
由于喜爱打球,为人耿直,中学时的郭建东朋友很多。久而久之,他发现一个规律,很多同学都“喜新厌旧”,想要频繁的更换新手机。于是,郭建东私下里做起了同学们的手机交易平台,回收旧手机,再兜售收来的手机给有需求的同学。一来一往,校外同学们也有来找郭建东买手机的,索性他就在每个学校找一位同学们来做代理,那时平均一部手机赚取近70元差价,卖了整整一年多。
升入高中后,郭建东和初中做了一个告别,高三下学期,学习成绩更是直步上升。同时,他加入了学校体育队,高考考取了500多分,而他却固执起来专业的选择。
选专业,源于对这份产业的热爱
全国各高校可选择的专业很多,郭建东惟独衷情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比起体育运动,他更热爱体育赛事,这也就决定了他当初放弃更优的学校,为一个专业,从山东来到山西。入学第一天起,郭建东就开始四处“寻宝”。想着如何可以更靠近一些自己的“小梦想”。进学生会,和老师请教,和体育学院同学们“厮混”在一起。久而久之,学校大小体育赛场上,都可以看到郭建东的身影。
点击
大二上学期时,郭建东开始从过去赛场上“打杂帮忙”,逐步转变着身份。他找到几位小伙伴,谋划着“搞事情”,想要将学校大小体育赛事拿下来,筹划、场地布置、全程举办、拉赞助等,来个全套的产业链支持服务。小伙伴们听到这样的想法,惊喜而又震惊,大家集合在一起,各自描述着对于体育的认识,高校体育联赛存在的问题,记忆中哪些赛事最有亮点,大学生最常见的体育比赛怎样才够好玩?这些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们聚在一起,将郭建东想要做体育比赛的小火苗燃至极致!
在导师的指导下,去年12月份,郭建东创立了以“赛事策划与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太原益动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高校体育赛事,玩法很多!
如何承办赛事?如何组织同学们来参赛?场地选择室内还是室外?带着既有的一些经验,郭建东团队开始真正从学院项目实战了。
这是一场筹备学院运动会的项目,团队成员们发挥各自所长,明确分工行动起来。从场地布置、赛制项目分类、赛时安排、活动场次、选手与参观者区域分类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提前设置,并且拟出具体方案,报备于学院相关部门。
举办一场运动会看似简单,实则因为场地、项目、参与人员等的繁多,需要顾及的事情有很多。赛制的公正、到场观众们的安全、选手们参赛时的顺畅等,郭建东团队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报名等各环节把控完毕,同时为了节省人力成本等,他们发挥着各自专业的优势,向不同学院征集运动会服务志愿者,并进行实操训练。
起初,团队成员们还担心,除了顾及学生之情外,其他参加的学生志愿者多吗?大家是否真的可以不计报酬?而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进来,一度远超于预期人数。郭建东很受感动,与此同时,他对接着校园附近的商家,试图想要让更多的商家赞助这一场运动会,同时也能给同学们一些相应的回报。
令人惊喜的是,冰露、健力宝、可口可乐…一系列饮料商愿意赞助,慢慢的还有品牌运动服运营商也找上门来,校园体育赛事的创业,看上去并没那么难。
创业,最难的不是守住,而是革新!
运动会整套流程全部走下来后,郭建东团队很是开心,然而,很快那份兴奋感就散去。公司已成立,想要长久的将这件事情做下去,就必须从各学院中小型赛事着手。通过入学以来的学习,郭建东很清楚的意识到,校园赛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
他与团队将“益动创”再次定义,简言之,公司创立之初,希望大家能够运动起来,就会带来许多好的事情,而这份“动”,揭示了他们真正的意义。
和市面上的竞争对手相比,他们年龄尚小,创业经验并不丰富,但却由于本身皆为在校学生,举办学校赛事,有着天然优势属性。高校内体育比赛有着潜在的市场空间,可以帮助赞助商家达到最好的引流、品牌推广等;可以邀请到专业的赛事裁判、专业的赛事组织者、执行者、志愿者等;同时,学院专业老师指导帮扶,学校赛事场地、器材设备等支持,都为他们创业储备了许多条件。
而传统的策划和组织体育赛事,显然并不能成为团队盈利支撑点,提供赛事开发、赛事组织、策划,裁判服务,赛事活动设备服务,志愿支持等,这些日渐成为郭建东团队的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他们提出一站式赛事服务,为学校、企业、商家等搭建为综合平台。
截止目前,创业半年多,益动创自主承办两次赛事活动,协办学院大小若干活动多方合作,在项目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他们还陆续开展“体育健身+旅游”项目,户外极限旅游、夏令营、冬令营等一系列活动;同时还开设“体育+教育”,为中考体测等提供专业培训。“体育+”的花样衍变,让郭建东团队想着就兴奋,这支平均年龄为20岁的高校创客团队,在激情青春的背后,多的是那份不容置疑的笃信和执守。
前不久,郭建东参加了“职面未来”的节目录制,现场许多投资人给出他最直接的指导和建议,关于未来,除了“体育+”,郭建东有这样一个愿景,他希望通过体育赛事活动,为企业品牌服务,解决合作品牌的痛点,为他们推品牌,引客群。
q&a:
q:校园创业,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a:我个人认为,创业没有年龄划分,成年后想要创业都可以去尝试。但是,为何创业是少数,这里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要求。所以,不是谁都可以创业,我们大二下学期真正开始接项目,感触最深的是社会复杂多变,和预想的不一样,也遇到过赞助商谈判的质疑、爽约、黑脸,有些时候,你会觉得学生劳动力是否过于单薄廉价,不过,冷静下来,再看,我们要做的是高校体育产业,这块市场前景很好,没必要太多自我质疑。如果非要说,最担心的是什么,那应该是后期资金、各高校联盟的合作之类的吧。
q:你们的竞争对手多吗?是否担心被其他学生拿去复制?
a:坦白说,我们的竞争对手当前并不多,就高校这块而言,我们比其他学生拥有更多优势,比如体育赛事的专业度,运营时的商务性等,体育经济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整个校园、社会都在鼓吹着体育产业风口,而真正的风口,在于做事,这块我有信心,即使真的有其他学校团队要去复制、模仿,那么我也不会太多担心,毕竟,我们也在进步呢。
q:都说体育产业很烧钱?
a:目前还好,我们主要在校园内吧,将来如果高校联盟,再逐步走向社会时,应该会有许多风险,不过,风险大时,机会也会共存嘛。
q:想和团队、帮助过你们的人说些什么呢?
a:我的团队成员,其实都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我们聚在一起,很不容易,一路的陪伴,他们也和我一样没有拿到过工资,也没有吃到红利,但却从未放弃过我们。这半年多以来,想对他们说一声感谢吧。公司创立至今,我们暂时还没有太多现金流,但是你看,举办的活动置换回来的饮料啥的,大家该喝就喝吧。喝完后,继续作战!
q:创业有哪些收获呢?和年少倒卖手机最大的区别是?
a:我先回答后半个问题吧。最大的区别是,高校赛事活动这件事,我想一直做下去,哪怕两年后毕业离校,我都一直想要去做。创业这半年多,我主要的落脚点是山西财经大学的比赛;那么,在毕业之前,也就是在接下来两年时间内,我希望有所突破,以赛事为依托,去拉动商业赞助,达成一些共赢点。同时,我希望能够和各高校达成深度合作,定期举办高校联赛。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经验,同时还有利于自己品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公司能注意到。然后,未来,我希望可以用体育活动赛事,为合作品牌方引流、品牌输出或承接产品销售工作等。
另外,高校创业,我收获最多的应该是这几个关键词,成长,朋友,实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