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当地人称为 “ 新安盆菜 ”(新安后称宝安),当时吃盆菜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个木盆,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八人一桌,俗称 “ 吃盆菜 ”。后来下沙人丁兴旺,生活越来越富裕,闹元宵的人越来越多,就改称为 “ 大盆菜 ”。
“ 大盆菜 ” 到 20-21 世纪时改用不锈钢盆,盆里有十五种菜,包括煎蚝、鸡、鸭、猪肉、炸鱼、油豆腐、支竹、牙茹、鳝干、肉皮、云茸、冬茹、芹菜、萝卜等。十几道菜一层层放入盆中,最上面一道菜是鸡鸭,寓意飞鸟归巢。大盆菜象征 “ 百鸟归巢 ”,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逢喜庆及红白喜事需要宴请宾客,主人家便请专业厨师制作盆菜供客人享用。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结束。 下沙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 “ 元宵 ” 节吃 “ 盆菜 ” 的传统,每到正月十五,搭 “ 灯棚 ”,点花灯,唱粤剧,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很是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