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榜单将终结汽车咨询公司的好生意么?

年底,各种评选粉墨登场,汽车行业同样如此,作为排名前列的广告和咨询服务购买大户,汽车各细分市场的榜单每年都让厂商的各个部门拿到手软。过去10年汽车行业的高歌猛进让这个现象愈演愈烈。对于媒体,榜单的主要功能是客户答谢会的一个保留节目,通常没人会对媒体的汽车榜单太当真,但咨询机构的榜单如果也娱乐化、媒体化,这就是对专业的不尊重。当然,身在其中的人会说,这是中国式甲方胁迫的结果,但这显然只是无耻者的说辞,如果所谓的咨询服务真的有价值而不只是流于形式的套路,甲方还真没有胁迫的必要。当甲乙双方都按照套路出牌的时候,等着看笑话的就只有路人了。
10多年前我拿着某汽车知名研究机构的调研问卷一个一个问题研究了好多天,当时我对两个问题表示惊讶,一个是问卷拙劣的中文翻译和部分内容的水土不服,一个是问卷内在逻辑的专业和内容上的自洽性。相比我熟悉的大量本土问卷,这个舶来品的问卷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本土汽车研究人员糟糕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第一次见识了国外汽车研究咨询的专业度。此后虽然有很多媒体同仁质疑这个研究的专业性,但从我内心深处,我觉得至少从研究的逻辑本身,它是专业的。
从这个研究机构开始销售其研究报告的那天起,一位我一直很尊重的汽车行业大哥就对其商业模式嗤之以鼻,从来不支持自己的公司接受这类机构的套路,这种坚持虽然在当时让pr不好看,但从今天看,那些曾经出现在这类研究机构榜单顶部的品牌,越来越像个笑话了,那位大哥的坚持证明是正确的。如果我是个有良心的车评人,我的专业建议是:别买那些总是莫名其妙处于商业研究机构排名顶部的品牌车型。
10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再关注这类研究,以大数法则为依据的工业时代咨询研究方法已经过时了。随着几乎所有车主、所有服务设施都已经在线,互联网时代的在线咨询服务已经呼之欲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汽车咨询企业仍然活在传统的商业模式里不能自拔,而懂大数据技术,了解用户洞察的市场营销人只懂社交媒体,只懂大数据技术,两者的结合还需要时间。
可以预见到,未来几年必然会基于腾讯等超级营销平台,诞生以在线咨询服务为特征的咨询服务提供商,那些每年一次的离线榜单必然会被这些实时在线,不断波动的榜单取代,在这个在线咨询的生态里,靠内幕交易的套路操纵榜单已经没有意义,真正的价值创造在于数据工程师和营销专家的结合。我相信,已经有人走在了这个新时代汽车专业咨询的道路上,我也在路上,让我们2017年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