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乔安娜时,她正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上课,上的是《魏晋隐逸诗歌》的公开课。从“建安七子”讲到“竹林七贤”,再讲到“山水诗歌中的隐逸情怀”,她旁征博引,引人入胜,黑板上清丽的中文板书叫人眼前一亮。如果不是身材高挑、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把记者拉回现实,真的很难相信如此精彩的中国历史人文课竟出自一位外教之口。一名也门的留学生听完课后说,博士全程都讲中文确实有点难懂,但乔安娜老师的视角和中国老师的不一样,“我喜欢听她的课,因为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学习中国文化”。一名慕名而来的中国学生的听后感则是,第一次听外国人讲中国文化,仿佛打开了另一扇门。
她是首个在华教学的魏晋文化外教
取得博士学位后,乔安娜一心想来中国执教。2015年10月,在安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所”友人的引荐下,乔安娜来到了越秀外国语学院执教,成为了该校17个博士外教之一,同时也是该校首个非语言类的博士外教,更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从事教学的魏晋文化外教。
来到越秀教学半年多,就受到中外学生的追捧,乔安娜确有不一样的地方。
翻开她的履历表,着实吓了记者一跳,活脱脱一个新西兰美女学霸!
乔安娜的英文名是Johannah Cook,2010年她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全新西兰排名第五)日语专业毕业;2011年从奥塔戈大学(全新西兰排名第二)读完硕士,完成硕士论文《曹植人生、人品和诗歌》;2015年拿到奥塔戈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魏晋隐逸诗歌”。
魏晋风度,人格、思想行为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风度,虽有超脱的审美意境却晦涩难懂。中国人学起来尚且不易,那么作为一个老外,乔安娜是如何爱上当时那个特殊时代产生的特殊文化的呢?
“在我的外国朋友里,一般对中国的大唐盛世、成吉思汗时期感兴趣,对魏晋时代感兴趣的人,真的只有我一个。”乔安娜坦白地说。
在本科学习日语阶段,乔安娜就对日语中夹杂的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后来她“本末倒置”,一门心思扑在汉语上。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西安——这个浓缩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十六朝古都”。
在西安交大,她研习中文,由于有良好的日语基础,她进步飞快。
在和一位中国教授的某次交谈中,对方向她推荐了魏晋时期的诗歌作为诵读材料,没想到,她竟一见钟情。
那是她第一次读到《世说新语》,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让她会心一笑;她第一次知道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意境,叫她心向往之;那也是她第一次背诵《兰亭集序》,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优美的风景,叫她心驰神往……
“刚开始读,觉得那些诗人太疯狂,酒喝很多,药也吃很多,放浪形骸,玩世不恭,深入读下去,越学越有意思。那是一种战乱纷飞中的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保护,陶渊明、阮籍、嵇康他们或寄情于山水,或寄情于酗酒,都是对自由精神的追逐。”乔安娜说,相比之前对仗押韵的乐府和民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魏晋时代的诗人风骨,更值得钦佩,也更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通。
回到新西兰后,乔安娜拜访了多名访问学者、翻遍了《魏晋南北朝大辞典》,4年中几易其稿,最终用英语完成了魏晋隐逸诗歌的博士论文。“用中文来描述魏晋名士的风骨都不容易,何况用英文,实在太难太难了!”乔安娜苦笑道。
爱上绍兴清新寡淡想在这里“隐居”
在越秀,乔安娜不仅给留学生上中文听力课,给中国学生上西方文化与礼仪课,她还担任了《魏晋隐逸诗歌》公开课的教学工作。
乔安娜说,踏上绍兴的第一天,就爱上了这里。“这里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竹林山野,仍然保留着魏晋时代水墨画中的样子,不争不抢,清新寡淡,难怪当初绍兴会吸引那么多隐士,成为魏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乔安娜眼中,绍兴在魏晋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不可取代。
教学之余,她也喜欢探访散落在绍兴各处的魏晋文化地标,而柯岩风景区就是她的最爱。“柯岩的山水盆景如画,佛教雕塑中透着古朴,听说柯岩的阮社村还是‘竹林七贤’阮籍的归隐之处,所以我对这里更喜欢了。”她说。
在上虞东山——东晋诗人谢安的隐居之所,也留下乔安娜的足迹。流连于宁静恬淡的谢安墓、遥指江天的谢公石、藤蔓缠绕的钓鱼台、丝竹歌舞的蔷薇洞之间,乔安娜数次陷入沉思:也许正是绍兴这样的山水,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气息,才给了当时人文雅士心灵慰藉,形成了超脱尘间的风雅韵味。
“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这样的灵感,我走过中国那么多地方,只有绍兴有。”她说。
听说兰亭书法节就要开幕了,对中国书法也十分热爱的她很兴奋。“很多年前我对中国还一无所知的时候,看旅游书《Lonely Planet》在介绍绍兴的兰亭书法节,叫我印象很深刻。后来接触了中国文化,欣赏了王羲之的书法,更加喜欢得不得了。书圣的字特别潇洒,如行云流水,骨格清秀,充满了魏晋风骨。”乔安娜说,她特别期待现场去感受一下《兰亭集序》里“曲水流觞”的盛况,体味当时诗人的品格和品味,所以这次兰亭书法节,她特别想去拜访。
乔安娜告诉记者,接下去,她将在绍兴潜心研究关于阮籍的思想,学术论文的题目她都想好了,叫做《阮籍在诗歌中的自身形象》,将着重研究阮籍在绍兴隐居后的作品和思想。
“绍兴太好了,我也想在这里‘隐居’下去,做一名‘隐士’。”采访结束后,乔安娜悄悄告诉我,她当初选择来绍兴教书的原因:“因为绍兴和魏晋文化最有关”。
了不起,魏晋文化连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懂
你忽悠我,我蒙骗他,他诱惑另外一个,另外一个以讹传讹、、、、、、
晚报记者最爱写这种老外留在绍兴最爱绍兴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