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按揭贷款买房,银行对房子的评估价往往会比我们的实际购房款低出不少,有些还会遇到银行对房子的评估价太低,造成一些购房者还要追加首付款的情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也有些朋友会说,银行对房子的评估价才是房子的真实价值,剩余多出的部分都是泡沫等等,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银行会对房子的估价低于我们实际的购买价位,也希望能给一些有疑惑的朋友做一下参考。
首先,当我们申请房贷时,银行会对即将购入的房产做一个评估价,然后再给一个抵押率,一般情况下抵押率不会超过80%,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两成首付,银行给出的评估价比较低,并不是说银行会认定剩余的部分就是泡沫,银行也可能认为有水分或者是购房者有做零首付的嫌疑,这里所说的零首付是指,一些购房者故意通过提高成交价,从而向银行多贷款,把购房首付的钱趋于零的行为,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市场上一套二手房的正常售价是100万,按照正常的按揭购买流程,应该支付20万首付款,向银行贷款80万元,但是有些购房者联合出售方以及中介,故意将成交价定位125万,这样理论上首付款就变成了25万,购房贷款变成100万,当出售方实际受到125万后,会按照约定将多余的25万返还给买房,所以作为购买方来说,付了25万首付但是又收回了25万,就相当于一毛钱没有出,这就是所谓的零首付。
其次,银行给出的评估价低也有利于银行自身的风险规避,如果说遇到房价增长过快,未来能够起到防范风险的效果,银行会将二手房的评估价格压低,因为评估价格压的越低,申请人贷款的额度就会越少,实际支付的首付款就越多,这对于银行来说自然风险就比较低。
第三,银行给出的评估价越低才能够均摊掉一些费用的支出,比如购房者将房子抵押给银行,按照评估价从银行获得了抵押贷款,如果到时候因为购房者的个人原因,没有能力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话,那么银行把房子收回以后,只有通过拍卖的形式才能变现,在这个环节中不免还会产生一些其他的费用支出,所以,当银行的评估价比市场成交价越低,这样拍卖的价格才会越高,除去各种手续费用以外,银行才能得到更多的钱。
总而言之,银行也是靠吸收存款和释放贷款来获得中间的利率差的,所以从风险角度上看,银行肯定会选择一种对自己最安全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