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今,公司陆续拿到各类项目订单,涉及景区规划设计、文旅剧秀打造、展览展示、情景亮化等。公司也跟随项目逐步发展。然而,公司的发展也对市场的开拓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司规模越大,越需要系统性解决市场及潜在客户开发的方向问题。从顶层对接+运气单+上门单+项目延续单逐步转变成有目的、有方向、有意识的拓展。
就系统性解决市场开发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向开展:
通过对现有项目及客户关系的深挖,寻找二期项目、延展项目、客户转介绍等机会。
深度挖掘项目、客户关系
上图所示,对项目及关系的纵向挖掘可大致分为着眼于项目与着眼于客户关系。
如着眼于项目,可通过引发业主追加投资项目二期意向、探索围绕项目周边是否有其它可承接业务的方式寻找新项目机会;
如着眼于关系,可通过项目负责人了解其所管辖的其它项目情况,寻找合作可能。此外,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顺利完成后的受益者,其转介绍所带来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其对区域范围内其余项目的了解程度于自身所处的立场能起到相当的作用。
以宜昌片区为例,三游洞项目可算作公司开拓宜昌片区众多业务的基础。通过三游洞项目及项目负责人项总的关系网,公司先后开拓出三游洞二期(项目二期)、白马洞(所管辖的其它项目)、昭君村系列(转介绍所管辖的其它项目项目周边)、车溪天龙云窟(转介绍)、长生洞(转介绍)等众多项目。
宜昌片区的经验,充分印证了纵向深挖的重要性与公司在此方向的能力。作为市场部,今后的项目开拓,还需持续在此方向继续着力,通过某一片区的单个项目以点带面的打开周边区域市场。
从此方向开发新资源,因有合作基础会相对容易。因此建议把目标重点放在做大项目利润空间、扩大整体体量等提升接受项目质量的方向努力。
通过对新客户的开发,拓宽新项目的获取渠道及信息来源。
开发新客户、拓宽新项目获取渠道及信息来源
上图所示,对开发新客户、拓宽新项目获取渠道及信息来源的广度挖掘可就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维度分开讨论。
自上而下,区域领导、当地旅游局、旅发委都是可链接的对象。区域领导拥有最为强势主导能力,如能打通此类关系,可在自上而下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局、旅发委属于具体景区的上级直管部门,对具体景区有较强的建议能力与下压能力,如能打通此类关系,亦可得到较多与新项目建立联系的机会。
自下而上,核心要务是获取项目负责人的认可。因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委托的对象拥有最终决策权。因此获取项目负责人的认可是无论从哪个方向介入都无法避开的工作;项目市场部作为基层的执行人员,负责最为具体的一线管理工作。因其作为景区一线管理,拥有对项目最为具体的操作能力及对本项目委托对象的建议权。但引其影响力相对较小,在以往的实际经验中,以此方式最终取得订单的概率较小。
从此方向开发新资源,因双方没有合作经验。相比纵向开发,难度更大。因此建议对于此方向的新项目开发,把目标重点放在成单本身。不必过分在乎项目体量、利润大小。在保证基础利润要求的前提下,把项目做好。重点应放在能与客户建立较为有益于项目的联系状态,以便后期转化为第一个方向进行纵向挖掘。
通过对业务链各游环节的开发,完善项目逻辑闭环。
除纵向深挖、横向拓展市场外,通过对业务链各游环节的开发,同样可成为开拓新单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分包从属关系的整合是其一。作为上游,可通过弥补分包商的业务短板共同开发分包商所接触的其它项目。作为分包,可与拿单能力较强的上游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展现帮助上游公司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取更多的被选择空间。
在华清池项目中,我公司曾作为激光设备的供应商与任总建立联系。在长期的沟通中,任总对我司日益增强的策划设计能力逐步了解。并认为能与其公司业务互补合作,进而先后为我司带来众多较高意向订单信息。这些都有赖于对业务链和环节的持续开发。
与供应商保持一定频率的沟通是其二。供应商往往会与众多同业都有合作,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时长能了解到许多自身无法了解的行业信息、同业动向、市场走向等。若能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找到双方的目标的共同点,实现互利共赢。此方向也可有不少斩获。
丁导作为我司重要的业务链前端合作者,最初通过《天上黄水》项目建立合作联系。随着合作的项目与方向增加,丁导为公司正在不断带来新的直接订单或间接合作项目。
建立市场补标机制是其三。招投标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多数项目在公开招投标前都已内定好。另一方面,几乎没有哪家公司能够保证自己所投的每一趟标都会万无一失。随着各地招投标规则越来越严苛,要求越来越细致。沟通与操作环节的复杂使得其中存在着不小的机会。能做出比同业更为优质的投标文件及资料清单,在同业出错时,自己所犯错误更少,可成为获客成本低、综合成功率较高的有效开拓形式。
寻找金融公司合作是其四。就行业而言,工程类项目普遍有垫资需求。公司所接触的众多项目中,就有不少体量大、利润率较高的项目都需要前期垫资。而就公司现阶段体量及政策而言,用自有资金对项目进行垫资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前期投入大,且回本周期较长是期产业特点。因此,对于众多承包中小景区的民营企业来说,如何能平安熬过项目亏损期,实现正向现金流是景区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能帮其解决基础建设、硬件设施建设的资金大头,无论对景区还是对我司项目的促成及回款都将受益。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资金也在不断涌入旅游行业,如果我司能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必能带来大量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