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好几个帖子说起来女人过年不让上桌的事,我像说说我的观点,或许不能代表所有的地区,但应该能代表大多数地方。
我的家庭情况是这样的:我的老家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小山村,说是山,离大山还有差不多6、7km,村子近的都是丘陵,所以也没有好地,村里有一块十几亩的田就叫做大方,好在村子挨着水库,不缺水,也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了。我老爸七十年代大学毕业留在了潍坊,我生在潍坊,但是小时候的寒、暑假,大了以后每年过年都是在老家度过的。记忆中爷爷是非常能干而且仔细的一个人,小时候跟他去地里干活,很多地都是他开荒开出来的,家里人口多,地不够种,在那种薄田的时代只能靠开荒种地。
一说就说多了,咱说说不上桌。记得我小时候回老家过年,并不仅女人不能上桌,孩子也不能上桌,什么原因?穷!那时候家里缺,好吃好喝的也就做一桌菜,家里来了客人好吃的当然要先让客人吃,家里的男人、长辈自然会陪客人,所以其实桌上除了客人外就那么几个人。如果客人吃剩下了,才会端下去给没上桌的人吃,不仅仅是女人和孩子。
后来,家里条件慢慢好了,我们会分桌,这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家里一般会摆两桌,一大一小,大桌自然是客人吃的,这时候像原来的孩子们也大都长大了,能喝酒的都会上桌陪客人喝酒,而剩下了不陪客的会在小桌上吃点,可能量会少或者少个别菜,菜色是基本一样的,再剩下了,合合盘子,晚上或者下顿自己家里人就吃了。
再后来,孩子们都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家里的人口又增加起来,这时家里如果来了客人就会摆两大桌,一大桌还是以老爷们为主,会有个别喝酒的女人们上桌,另一桌自然主要是女人和孩子,也会喝喝饮料,喝喝红酒什么的,不搀和的原因主要是男人在一起喝酒吸烟的女人大多数都不喜欢往上凑。
所以或许个别地区有陋习,但应该也不会像封建主义那时候把人分个三六九等吧,何况还是家人,肯定都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的。
言语平白朴实,是这么个事儿这么个理儿。
赞一个!
记得小时候客人少,让我上桌吃咱还不上呢,不去凑这个热闹
现在好了,喝酒吸烟的,请女士上桌人家也不惜来……
能认真写帖子的人不多了。给楼主点个赞。
感谢二师兄点赞
给二师兄拜年了
谢谢啊。也给你拜个晚年哈。
赞一个
分析的很到位
我们这里现在也是这种情况 基本上都是分桌
很在理,像在说自家的事
不过补充一点
男女一桌很多女的都劝少喝少喝 比较破坏气氛 不知道酒友们碰到过没?
恩,现在基本就这种情况多了,主要老家人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