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糊也称自焙电极,它是依靠矿热炉内的热量完成焙烧的,因此,电极的消耗速度与焙烧速度相匹配是电极糊使用的关键,由于矿热炉技术的发展,逐步向大型化、密闭化方向发展,电极在焙烧过程中由过去开放式炉型向密闭式炉性发展,电极从炉内获得的热量大幅减少,这就要求提高电极糊的烧结性能来弥补这一不足。从新的数据可以看出,电极糊的用途市场影响力越来也大,产品占有率也相对的增多,未来很有潜力。
对于电极糊使用厂家来说,最为忌讳的两大问题就是电极软断和硬断,其中软断更为可怕,容易造成事故。硬断是电极糊烧结后强度不够造成的;软断是电极烧结速度不及消耗速度,下放过快,电极未完全烧结承受不了电极下部的拉伸和侧向冲击,造成断裂。这两个问题与碳素生产厂家电极糊的性能有直接的关系,也与使用过程中操作有关。
电极糊的生产主要环节只有两个,即配料和混捏。其中混捏目前基本大同小异,只要混捏设备是正规设备(2000l以上间断式双轴混捏锅)工艺上把握好混捏温度和时间即可。而配料的关键是合理的配方;原料的选择、粒度配比,尤其重要的是粘结剂沥青的软化点和粘结剂的使用量。
目前来讲,困扰生产厂家的主要问题是电极糊焙烧速度过慢,因此有的厂家采用降低沥青使用量的方法。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是沥青量过低造成电极糊的流动性变差,电极糊不易在电极筒内充实,烧结后密实程度较差易造成硬断,另外一种方法是降低沥青的软化点,提高电极烧结速度,可是沥青软化点也不是可以无限制地降低,因为过低软化点的沥青使得沥青结焦率降低,电极的强度同样要降低,还是要出现硬断现象。
因此电极糊的生产除了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以上两种手段外,还要通过配方的调整来提高电极的烧结速度,如配方中适当增加导电、传热性能好的石墨质原料,来增加电极从炉内获取的传导热量,以加快焙烧速度,同时设法降低电极的消耗来减少电极下放的速度也可以达到电极消耗与焙烧的匹配。